石鼓區:貨幣化“團購”跑出安置工作“加速度”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莫雄飛
“我家很快就有新房住了,真心感謝政府為我們安置戶解決了實際難題。”連日來,石鼓區黃沙灣街道進步村村民王先生和家人連續跑了該區的8家樓盤,最終用手中的“房票”購置了某樓盤兩套140平方米的商品房。他開心地告訴記者,他對自己千挑萬選“相中”的房屋戶型非常滿意。某樓盤營銷負責人肖平稱,3天內,公司就有24套現房賣給了手拿“房票”的安置戶們。
拆遷安置是城市更新和棚改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政府、居民以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合理制定拆遷方案,并確保被拆遷居民得到合理的補償和安置。過去,我市征地拆遷安置方式以集中遷建、實物安置為主。但因供地難、審批難和建設周期長等原因,安置時間長達3到5年。好不容易分到住房了,住戶又得通過抓鬮的方式決定住哪層哪間。為此,一些拆遷安置戶不愿配合拆遷工作。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研、論證,今年9月1日,石鼓區創新啟動貨幣化團購實物安置工作,截至9月10日,已完成遺留安置任務207套,占全區任務的65%,跑出安置工作“加速度”。
“區委、區政府既是站在當前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考慮問題,也是回應群眾需求。”石鼓區住建局負責人尹磊介紹,2022年,為更好地解決安置問題,衡陽市出臺了《衡陽市城區拆遷安置遺留問題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政府可通過“團購”商品房的方式解決安置群眾無房可住的問題。依照該方案,石鼓區高規格成立了拆遷安置遺留問題攻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貨幣化團購實物安置工作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各鎮(街道)全面動員,一對一為安置戶宣講政策、發放房票、跟蹤選房、督促簽約,保障各項安置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該區在全市首創了“房票”安置方案。所謂“房票”,就是將安置房購房補助金額量化,制作成購房補助憑據“房票”核發給安置戶,由安置戶自行到與政府自愿簽訂協議的房地產企業購買商品房現房。
為保證安置戶權益不受損害,該區前期對轄區的房地產企業進行多輪摸底,了解企業資質和現房質量、價格,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了8家房企簽訂合作協議。首先,要求8家房企在房價上確保是近兩年的最低價,不得趁機提價售賣;其次,在房款支付上采取“352”模式,即房地產企業與安置戶簽訂合同支付30%、交房辦證后支付50%、剩余20%尾款兩年后付清。這樣既給政府籌集資金預留了時間,緩解了財政壓力,又為安置群眾留了“后手”。“兩年后付清尾款,如果房屋有質量或其他方面問題,政府有20%資金留在手上,可以進一步督促房地產商更好地為安置戶解決房屋質量問題。”尹磊說。
角山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政府自建安置房效率慢,現在直接購置商品現房,不僅實現了安置房即買即住即辦證,也拓寬了安置戶的選擇權,可在各個樓盤間多方比較,自由選擇中意的樓盤和戶型;同時,購買的商品房有了產權,今后可自由交易和抵押。再加上是“團購”現房,在快速解決歷史遺留安置難題的同時,也進一步刺激了當地房地產市場,拉動裝修、電器等相關產業消費,產生了新的稅收增長點。
據悉,此次石鼓區團購商品房安置面積2.6萬平方米,預計銷售收入1.2億元,可產生稅收1000萬元。
“我家很快就有新房住了,真心感謝政府為我們安置戶解決了實際難題。”連日來,石鼓區黃沙灣街道進步村村民王先生和家人連續跑了該區的8家樓盤,最終用手中的“房票”購置了某樓盤兩套140平方米的商品房。他開心地告訴記者,他對自己千挑萬選“相中”的房屋戶型非常滿意。某樓盤營銷負責人肖平稱,3天內,公司就有24套現房賣給了手拿“房票”的安置戶們。
拆遷安置是城市更新和棚改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政府、居民以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合理制定拆遷方案,并確保被拆遷居民得到合理的補償和安置。過去,我市征地拆遷安置方式以集中遷建、實物安置為主。但因供地難、審批難和建設周期長等原因,安置時間長達3到5年。好不容易分到住房了,住戶又得通過抓鬮的方式決定住哪層哪間。為此,一些拆遷安置戶不愿配合拆遷工作。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研、論證,今年9月1日,石鼓區創新啟動貨幣化團購實物安置工作,截至9月10日,已完成遺留安置任務207套,占全區任務的65%,跑出安置工作“加速度”。
“區委、區政府既是站在當前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考慮問題,也是回應群眾需求。”石鼓區住建局負責人尹磊介紹,2022年,為更好地解決安置問題,衡陽市出臺了《衡陽市城區拆遷安置遺留問題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政府可通過“團購”商品房的方式解決安置群眾無房可住的問題。依照該方案,石鼓區高規格成立了拆遷安置遺留問題攻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貨幣化團購實物安置工作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各鎮(街道)全面動員,一對一為安置戶宣講政策、發放房票、跟蹤選房、督促簽約,保障各項安置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該區在全市首創了“房票”安置方案。所謂“房票”,就是將安置房購房補助金額量化,制作成購房補助憑據“房票”核發給安置戶,由安置戶自行到與政府自愿簽訂協議的房地產企業購買商品房現房。
為保證安置戶權益不受損害,該區前期對轄區的房地產企業進行多輪摸底,了解企業資質和現房質量、價格,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了8家房企簽訂合作協議。首先,要求8家房企在房價上確保是近兩年的最低價,不得趁機提價售賣;其次,在房款支付上采取“352”模式,即房地產企業與安置戶簽訂合同支付30%、交房辦證后支付50%、剩余20%尾款兩年后付清。這樣既給政府籌集資金預留了時間,緩解了財政壓力,又為安置群眾留了“后手”。“兩年后付清尾款,如果房屋有質量或其他方面問題,政府有20%資金留在手上,可以進一步督促房地產商更好地為安置戶解決房屋質量問題。”尹磊說。
角山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政府自建安置房效率慢,現在直接購置商品現房,不僅實現了安置房即買即住即辦證,也拓寬了安置戶的選擇權,可在各個樓盤間多方比較,自由選擇中意的樓盤和戶型;同時,購買的商品房有了產權,今后可自由交易和抵押。再加上是“團購”現房,在快速解決歷史遺留安置難題的同時,也進一步刺激了當地房地產市場,拉動裝修、電器等相關產業消費,產生了新的稅收增長點。
據悉,此次石鼓區團購商品房安置面積2.6萬平方米,預計銷售收入1.2億元,可產生稅收1000萬元。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