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衡陽縣高質高效推進界牌陶瓷礦區未督先改專項整治工作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向吟吟

      17個礦山開采工區完成覆土復綠面積13000平方米,建設防塵綠化帶2000米;26家礦山加工企業共清理廢水沉淀池40余個,清理轉運廢料廢渣3萬余噸……連日來,圍繞“再提整改標準再造綠色礦區”總要求,衡陽縣高質高效推進界牌陶瓷礦區未督先改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衡陽后,接到群眾投訴界牌陶瓷礦區生態環境問題信訪件,經現場調查核實發現“界牌瓷泥礦區存在的綠色礦山建設把關不嚴,生態破壞嚴重;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礦山建設不規范;涉嫌違規開采”等問題,并交辦我市要求迅速整改。

      針對界牌陶瓷礦區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衡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8月18日即全面啟動了未督先改專項整治工作。副市長、衡陽縣委書記曾建華組織召開了縣委常委會議專項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以書記為顧問、縣長任組長的專項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礦山整治工作專班、礦山加工企業整治工作專班、常態化監管工作專班等專班,高位推動問題整改和常態化監管??h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赴礦區43個開采加工企業現場督導、調度整改工作。市配合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現場督導組深入礦區現場督查幫扶。

      整改期間,衡陽縣自然資源局委托專業工程勘察機構對界牌所有持證礦山17個工區進行現場核查,逐企排查問題,形成一企一策6個方面問題清單,實施精準整治。針對礦區存在的“排水溝缺乏維護,導致淤泥沉積;礦區衛生環境雜亂;未配備防塵設備,采取除塵措施;未在高陡邊坡設置警示牌和安全防護欄”等問題,責令立即整改到位。針對“礦區廢石廢渣無序堆放;平臺浮石、危巖未及時清理;礦區剝離層、剝土區及臨時性開采邊坡覆土復綠不及時”等問題,責令9月5日前整改到位。

      與此同時,全力督促礦山企業嚴格按照開發利用方案,整理開采平臺,排除安全隱患,對邊坡和臺階不規范的作業平臺進行降坡處理,力促其達到開發利用方案要求的總體坡度及臺階寬度,并將綠色礦山運營管理納入礦山日常監管,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為確保專項整治取得成效,針對礦山企業不規范開采,開采和銷售伴生礦及不按綠色礦山建設方案運營等問題,根據巡查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縣自然資源局7月4日對界牌鎮東山礦業下達停產整改通知書,對文杰礦業、長風礦業蘇沖、長風礦業二斗皂、銘輝礦業、銀興礦業、國豐礦業、神州礦業和海岳礦業等8家礦山企業下達限期整改,并要求其在8月30日前必須整改到位,逾期未整改到位的礦山開采企業由縣公安局停止供應爆破物品??h生態環境分局8月17日對東山礦業長車礦區2個碎石加工場存在原材料和產品露天堆放、無防塵措施,文杰礦業新塘五斗礦區將礦坑廢水排入外環境等環境違法問題下達《現場檢查意見書》,并于9月1日分別立案查處。

      多措并舉下,截至9月8日,界牌陶瓷礦區17個礦山開采工區完成覆土復綠面積13000平方米,建設防塵綠化帶2000米,砌筑水溝約2000米,各開采區對安全平臺進行了修整,礦坑回填土方2000立方米,對臨涯路和作業平臺加裝安全護欄約800米,修葺和清理沉淀池和排水溝15處,設立安全警示牌45個,修復安裝噴淋設施10套;26家礦山加工企業共清理廢水沉淀池40余個,清理轉運廢料廢渣3萬余噸,維護噴淋洗車裝置30臺套,封閉瓷泥原材料8000立方米,實現了邊整改邊生產的良好局面。

      9月7日,曾建華率界牌礦區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現場督辦驗收。他表示,界牌礦區離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仍有差距,要以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為契機,堅決落實督察組關于界牌礦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要求,再提整改標準,再加整改力度,再造綠色礦區,全力推動礦業經濟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編輯:梁麗君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