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市人民檢察院: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 ,紓解當事人困難
衡陽日報訊(通訊員馮麗娟) “謝謝檢察官的幫助,解了我們一家的燃眉之急……”9月13日,司法救助申請人劉奶奶在收到救助金后,向耒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連連道謝。
2006年9月,劉奶奶的丈夫在搭乘出租面包車時因事故身亡,耒陽市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段某賠償劉奶奶一家8萬余元。但段某僅支付了1萬元喪葬費,剩余7萬余元一直未賠償到位。
“父親去世后,母親和哥哥都受到非常大的打擊,沒辦法再工作,剩余的賠償款我們也一直沒有拿到。這十多年,我們一家人過得很辛苦,請檢察院幫幫我們……”今年3月,劉奶奶的小兒子阿華(化名)通過12309檢察服務中心向耒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請監督。
收到申請后,耒陽市人民檢察院立即對案件執行情況進行調查。經查得知,被告人段某因多次犯罪目前尚在監獄服刑,且其家庭困難,確無可供執行財產,無法對劉奶奶一家進行賠償,案件陷入了“執行不能”僵局。
然而,在辦案過程中,承辦檢察官從阿華處得知,父親的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沉重打擊。哥哥患上精神分裂癥,需長期用藥,母親年事已高,家中生計主要靠阿華一人辛苦維持。若能得到這筆賠償款,對阿華他們是極大的幫助,但執行一路又暫時不通,是否有其他途徑能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承辦檢察官想到了司法救助。
經調查核實,耒陽市人民檢察院認為劉奶奶符合司法救助條件,遂對其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為實現救助效果最大化,該院又主動向衡陽市人民檢察院申請聯合救助,最終成功為劉奶奶申請到司法救助金2萬元,緩解了劉奶奶一家的困難。
2021年以來,耒陽市人民檢察院持續更新司法救助工作理念,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4件,發放司法救助金53.2萬余元,為38名困難當事人紓難解困。
2006年9月,劉奶奶的丈夫在搭乘出租面包車時因事故身亡,耒陽市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段某賠償劉奶奶一家8萬余元。但段某僅支付了1萬元喪葬費,剩余7萬余元一直未賠償到位。
“父親去世后,母親和哥哥都受到非常大的打擊,沒辦法再工作,剩余的賠償款我們也一直沒有拿到。這十多年,我們一家人過得很辛苦,請檢察院幫幫我們……”今年3月,劉奶奶的小兒子阿華(化名)通過12309檢察服務中心向耒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請監督。
收到申請后,耒陽市人民檢察院立即對案件執行情況進行調查。經查得知,被告人段某因多次犯罪目前尚在監獄服刑,且其家庭困難,確無可供執行財產,無法對劉奶奶一家進行賠償,案件陷入了“執行不能”僵局。
然而,在辦案過程中,承辦檢察官從阿華處得知,父親的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沉重打擊。哥哥患上精神分裂癥,需長期用藥,母親年事已高,家中生計主要靠阿華一人辛苦維持。若能得到這筆賠償款,對阿華他們是極大的幫助,但執行一路又暫時不通,是否有其他途徑能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承辦檢察官想到了司法救助。
經調查核實,耒陽市人民檢察院認為劉奶奶符合司法救助條件,遂對其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為實現救助效果最大化,該院又主動向衡陽市人民檢察院申請聯合救助,最終成功為劉奶奶申請到司法救助金2萬元,緩解了劉奶奶一家的困難。
2021年以來,耒陽市人民檢察院持續更新司法救助工作理念,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4件,發放司法救助金53.2萬余元,為38名困難當事人紓難解困。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