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周刊丨賡續血脈 紅色耒陽


▲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若蘭女子警務室女警。

▲若蘭女子民兵分隊。

▲游客參觀“湘南起義在耒陽”專題館。 全媒體記者 羅茂盟 攝

▲以耒陽革命英雄人物名字命名的學校。

▲謝維俊故居。 通訊員 李振波 攝

▲湘南起義耒陽招兵處——培蘭齋。
■文\衡陽晚報全媒體記者周琪 圖\耒陽市委宣傳部提供
這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熱土,這里不僅是湘南起義的主戰場、指揮中心,還是井岡山會師的出發地。前銜南昌起義,后啟朱毛會師,這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
作為革命老區,耒陽紅色資源豐富,擁有中共歷史上“五個第一”:我黨第一批出席共產國際會議的有耒陽人賀??;我黨創建的湖南省第一個縣委是“中共耒陽縣地方執委”;我黨第一首軍歌《國民革命歌》歌詞由耒陽人鄺鄘創作;我黨發行的第一張蘇區貨幣在耒陽;我黨第一個兵工廠建在耒陽。據統計,耒陽市現有71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有30處。
近年來,耒陽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地域特色,精心設計紅色旅游線路,使紅色文化資源串珠成鏈。如耒陽湘南起義舊址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讓紅色經典旅游成為耒陽文化傳播的新風尚;首批革命遺址保護單位培蘭齋、伍若蘭故居、梁氏宗祠修繕保護工作已經完成,將一批紅色革命遺址打造成為黨性教育“實境課堂”和“紅色熔爐”。
如今,培蘭齋、伍若蘭故居、梁氏宗祠、謝維俊故居、杜陵書院、敖山廟、三順祠、春江鋪、紫霞禪寺……一個個紅色地標,已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
作為衡陽市第二屆旅游發展大會的承辦地,耒陽市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以推進蔡倫故里風景名勝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蔡倫紀念園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大力推動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旅游融合發展,讓更多紅色資源從歷史深處走出來、熱起來、火起來。
同時,紅色電影《英雄若蘭》入選湖南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若蘭女子民兵分隊、若蘭女子警務室等一個個創新之舉,既是緬懷英烈,也是堅守初心,更是彰顯擔當;首部紅色校本教材《耒陽紅色故事匯》發行4.45萬余冊、覆蓋400余所學校;若蘭小學、宗海小學、中豪小學等11所新建學校均以耒陽革命英雄人物名字命名,讓紅色基因歷久彌新、永放光芒,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新征程上,耒陽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在新時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