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文旅周刊丨冠市秋韻


      ▲冠市良田秋景。


      ▲冠市火山口遺址。


      ▲千年古樟。


      ▲冠市古民居。


      ▲凌波風情小鎮。

      ■通訊員賀楚建

      近日秋雨綿綿,秋心萌動,與幾位文友相聚衡南古鎮冠市,來一場暖暖的秋約。

      相傳這里因燒制罐子而遠近聞名,得名罐子街,后以諧音演變成冠市街。如今的冠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凌波風情小鎮拔地而起。

      來到小鎮,立刻眼前一亮:一棟棟高樓聳立,井然有序,直入秋雨中,雨霧蒸騰,霧氣氤氳,高樓若隱若現,仿佛雨在天中、樓在雨中,宛如仙境。

      這里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店鋪林立;尤其是農貿市場,冠市紅豆腐、黃竹牛肉、冠市燒餅、冠市米粉等土特產琳瑯滿目,眼花繚亂,令人直咽口水。

      這里的交通非常便捷,京珠高速連接南北,淩波大道貫穿街中,322國道和潺潺沙河連著東西,大小鄉道從四周延伸而去,蜿蜒于田野,將沿線的村莊、良田、山林等自然風景串連成片。

      素聞冠市人熱情好客。出生于冠市鎮引田村的陳峰波,熱情地引領我們在大街小巷、鄉間小道邊走邊看,邊看邊聊。

      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山野嶺,2010年冠市舉全鎮之力,投資建設凌波風情小鎮。經過13年摸爬滾打和在困難中不斷發展,硬是將一片“荒蕪之地”來個美麗蝶變。

      不知不覺來到了古皇山。它是冠市鎮最高山,山頂有一寺,名叫皇仙寺,建筑規模不大,但歷史悠久,于唐朝中期興建,是過去清泉縣(衡南縣舊稱)五大名寺之一,千百年來香火不斷。細心的人會發現,半山腰有的泥土與眾不同,呈白色。相傳炎帝神農氏為人類遍嘗百草、教種五谷,來到此山看到附近百姓窮困潦倒,便指泥為食,窮苦人靠它死里逃生,這片泥土從此成了“仙泥”,當地人叫“觀音土”,古皇山又叫“皇帝仙嶺”。

      抬手指著馬路盡頭的一個黑山坡,陳峰波笑道,兩億年前那里是一座火山!十多年前那里是連綿的荒山,就這座土地松軟的黑色山體格格不入,當地人叫它“黑嶺”,其中有不少無主孤墳,又稱“義公山”;上世紀80年代經有關專家鑒定,才發現“黑嶺”原來是古火山遺址,但因年代久遠和歲月摩挲,火山口已無法找到。

      午飯過后,我們來到冠市高嶺。

      這里山水靈秀,地形奇特。有龍形山、牛形山、虎形山、回龍山、象形山、蛇形山、龜形山,形成一個奇特的“回龍”地形。兩棵古樹守著兩口古井,相伴760年;泉水源源不斷,清澈又冰涼;古樹是重陽樹,也是長壽樹,膀大腰粗,冠如傘蓋,那藏于淡紅葉中如黍米形狀的小顆粒時隱時現。“回龍”地形頂部的龍形山中部有一座400多年的劉氏宗祠,占地1900多平方米,周圍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室內建筑古色古香,花草鳥獸等浮雕工藝精湛,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透出歷史厚重智慧,2019年被湖南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路走來,穿過古今之美,震撼不斷。來時秋雨蒙蒙,此時天空豁然開朗,有最柔軟的纖云,最澄碧的藍天,還有秋風送爽,遠山含黛。

      天下秋韻,這邊獨好。
    【編輯:梁麗君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