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茶香中的“詩與遠方”----從“祭茶大典”看南岳區的“文旅融合大棋”

茶祭儀式之獻祭舞。

頌讀祭文。

主祭、陪祭獻禮。

迎夏祭茶活動現場。


南岳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立夏稱人。

游客品嘗南岳云霧茶。
文\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莫雄飛 見習記者王慧 通訊員文蘭 曾小艷 圖\全媒體記者周圍
祭茶南岳,延續千年。
5月6日,立夏,南岳迎來一年一度的祭茶大典。
七十二峰旗旌旗招展,二十四節氣旗和五岳幡旗四周排開,身著傳統服飾的儀仗隊陣列殿前。上禪茶、上供茶、上道茶、迎圣火......南岳大廟圣帝殿前,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隨著3名主祭和9名陪祭肅立神位前上香、行禮、奉茶點茗......“天下南岳·茶祭祝融”2023年迎夏茶祭祝融大典活動也隨之進入高潮。
“立夏祭茶”是南岳獨具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有著1200年的歷史。近些年來,南岳區非常注重傳承和弘揚茶文化,以祭茶節會為載體,精心下好“茶旅融合”一盤棋,打好“茶旅文康”深度融合“組合拳”,助推衡陽茶產業做大做強,助力南岳全域旅游經濟邁上新臺階。
以“傳承”為紐,下好祭茶文化“先手棋”
立夏,二十四節氣中和南岳衡山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各種史料顯示,立夏的迎夏活動,古已有之----古人在立夏迎祝融,都是為了用火以驅邪,安民利萬物。比如周代,每到立夏,天子會親率三公九卿大夫迎夏,舉行隆重儀式,祭祀火神祝融。
當天上午,南岳大廟內人流如織,極具地域特色的祭茶盛會吸引了省內外近萬名游客參與。千余名朝圣香客身著統一服飾,自南岳衡山牌坊開始,一路唱香歌、拜凳踩卦,在南岳古鎮內穿梭,浩浩蕩蕩行至大廟御街完成迎夏儀式,隨后在大廟內進行茶祭。
“咚!咚咚!咚咚咚......”鳴金三匝、擂鼓九通后,獻祭舞、誦祭文、焚燒祭文依次進行。
遵循祭祀儀式,當地12家茶企代表在古樸莊嚴的圣樂聲中,以新茶祭祝融,表達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財物豐盛的愿望。
南岳衡山自古就是中國南方的祭祀活動中心,其祭茶文化起源于唐天寶年間(約公元740年)。千年來,這一祭祀活動逐漸融合了官方祭祀、宗教儀式等各種傳統文化內容,發展成為中國農事的重要祭典活動。
南岳祭茶大典包含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禮樂和一”的哲學思想和“感恩祖宗、敬老愛老、揚義涵德”的文化內涵,是天文、物候、農事、民俗的有機結合。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這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慶典活動,南岳自2007年起,每年發起并組織不同形式和主題的祭茶大典活動和茶文化節,即使在疫情三年期間也不曾間斷。“通過南岳祭茶活動,推動南岳云霧茶地理標志產品的知名度,帶動整個南岳茶產業的發展,為茶農增收,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南岳區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年,南岳舉辦的祭茶活動的規模、形式、藝術水準在逐年提升,影響力在逐年擴大,省內外眾多茶企也遠道趕來參加。
南岳舉辦的系列祭茶節會,相繼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名錄和湖南十大茶文化事件,已成為衡陽市在全國茶事的一張“亮麗”名片。
以“節會”為媒,走穩壽岳好茶“制勝棋”
“南岳云霧茶真香??!色澤明亮,香味醇厚,回味無窮。”“剛出爐的立夏粥,歡迎大家前來品嘗......”當天大廟內還安排有“立夏茶會”“立夏稱人”“三星點吉祥”等傳統民俗活動。市民游客有的坐在籮筐里稱體重,祈求驅邪消災、身體健康;有的接受由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扮演的福、祿、壽“三星”,在額頭上點朱紅,寓意健康長壽、天降吉祥,命中來福;游客還可于雨中品茶觀景,嘗立夏粥、吃立夏蛋,“沉浸式”體驗夢回盛唐的奇趣之旅。
中華五岳唯南岳產茶,八百里南岳衡山是茶之故鄉。唐代陸羽的《茶經》記載:“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南岳云霧茶,得名山靈氣之氤氳,以“形秀、色綠、味爽、香濃”久負盛名,自唐以來就被列為貢品。一年一度舉辦的祭茶盛典,旨在以茶為媒,推動南岳云霧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
南岳區近年來將茶葉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重點產業來抓。南岳區茶業協會負責人稱,“在茶產業上,南岳努力擴大茶基地,提升茶品質,嚴格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不斷改進和創新茶葉加工、生產工藝流程,用匠心鑄就一杯好茶;在茶葉影響力和美譽度方面,加強輿論宣傳、創新銷售模式,嚴厲打擊無良商家盜用南岳云霧茶品牌等違法犯罪行為,凈化茶葉市場,一步步維護和打響南岳云霧茶這塊金字招牌知名度。”
目前,茶葉已成為南岳區農業的優勢主導產業。全區現有茶場16個,高山茶園面積達1.08萬畝,位居全省之首、全國前列。年產鮮葉穩定在800--1000噸,干茶產量180--220噸,茶業總產值已達9800多萬元,茶葉銷量以每年20%的速度提升。茶產業以及相關衍生產業、茶旅融合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實現勞務收入1000多萬元。南岳也多次榮獲“湖南茶葉十佳茶旅景區”“中國壽茶文化之鄉”“湖南茶旅融合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以“茶葉”為子,布局融合發展“長遠棋”
“第一次觀禮祭茶大典,感覺特別震撼,現場的民俗體驗活動也很有趣,讓我對博大精深的南岳茶文化和祭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當天的祭茶活動吸引了數千人參與,游客在觀賞、體驗之中,還不忘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與其他茶類以申報制作工藝相比,南岳祭茶大典是從民俗文化的角度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意義。”南岳區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稱,“祭茶大典”作為一項傳統茶事活動,以前多為民間自發組織。近10年來,南岳區官方開始發起、恢復并組織舉辦系列祭茶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十余屆。豐富多彩的茶藝得以整理、固化,曾經流失的茶事活動得以呈現、欣賞,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得以保護、傳承。
4月26日,壽岳鄉龍池村舉行了“我在壽岳有畝茶”認領活動,來自衡陽市馳峰汽車公司的10余位車主,以8萬元的價格認領了20畝茶園。隨后,車主們與茶農一起來到認領的茶園采摘翠芽,并將摘好的鮮葉送往加工廠加工。圍坐在農家小院,品一口自制春茶,車主們情不自禁感嘆----“這就是大自然最純真的味道。”
近年來,南岳區在加強茶文化品牌建設的同時,大力推動“茶旅融合”發展,圍繞“茶區變景區、茶園變樂園、茶鄉變夢鄉、茶品變禮品”的發展目標,有效整合知青茶場、杉灣茶場、煙霞茶院、廣濟寺等高山茶園景觀資源,全力打造“十里茶鄉”“龍池秘境”等集茶葉加工、山頂露營、精品民宿于一體的茶旅融合旅游景點,推出了南岳云霧茶海行等春季旅游線路,開展了“喝茶看皮影”“南岳祭茶大典”非遺戲曲聯展等活動。優美的景觀、豐富的活動體驗,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休閑,近年來已接待游客10萬余人。
“南岳以旅游立區,茶旅文康一體化路徑是南岳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南岳區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描繪,“未來,南岳將努力把全區1.08萬畝高山茶園打造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精品三園----即優質高效的茶園、風光秀麗的公園、休閑養生的樂園。同時,通過不斷創新文旅活動,不斷優化服務體驗,努力把南岳茶業打造成全域旅游的一張特色名片,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助茶、以茶帶旅、以旅興茶的文旅經濟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助力南岳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茶為子,旅游為盤,精心落子,南岳區下的這盤“文旅融合大棋”,未來可期!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