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推進清廉建設走深走實----衡陽縣以清廉單元為載體,將清廉建設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鄒紅輝 通訊員黃靚 謝均勻
“此生何往,如塵埃茫茫,孤鴻歸來入草堂;此生何向,如寰宇蒼蒼,眾生天地盡昭彰......”“五一”前夕,在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廉潤湖湘”廉潔文藝作品匯報會上,衡陽縣選送的大型古風歌舞節目《王船山之寰塵》,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震撼的演繹效果,贏得全場熱烈掌聲。這是該縣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積極推進清廉建設走深走實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衡陽縣以清廉單元為載體,按照“系統化謀劃、標準化推進、品牌化打造、示范化引領”的“四化”理念,將清廉建設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和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去年獲評市“清廉衡陽”建設考核一類縣。
系統化謀劃,構建“共同體”。清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該縣構建“四責協同、一體聯動”的責任體系,成立以縣委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等7個牽頭單位為主的領導小組,實行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層層分解任務、壓實責任、抓好落實,著力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格局。并推行“清廉共建體”模式,把清廉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各領域、各層次、各方面,各行業各領域共創共建、共建共享,實現“1+12”的效果。僅去年,縣委先后就聽取清廉建設專題匯報7次、現場調研3次,縣紀委監委組織召開清廉建設推進會6次??h水利局開展“清廉機關+清廉項目”建設,縣英南學校開展“清廉學校+清廉家風”建設,庫宗橋鎮開展“清廉村社+清廉景區”建設。
標準化推進,繪制“施工圖”。清廉建設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該縣圍繞責任落實、權力運行、廉潔文化等重點工作,規范7個單元標準化建設內容。在全市率先探索出臺《衡陽縣清廉單元建設標準化實施方案》(試行),構筑了“7+43+113+524”標準化體系,并把標準化內容巧編成朗朗上口、便于記憶的“順口溜”,讓清廉建設有標可循、有圖可依。不僅如此,還將群眾關心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村(社)“三務”公開、工程項目建設規范、村(社)“一把手”監督等事項納入標準化內容,融入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從而在全縣上下營造出清風激蕩、正氣充盈的濃厚氛圍。
品牌化打造,厚植“廉氛圍”。按照“五廉同創”思路,創新打造具有高傳播度、高辨識度、高美譽度的“船山故里·清廉從這里出發”清廉建設品牌。一方面,確定以本土歷史文化名人王船山、彭玉麟的廉潔思想為主體脈絡,編寫廉潔書籍《衡州清廉典范王船山》《衡州清廉典范彭玉麟》,并籌建廉潔文化基地“梅園”“玉麟館”;另一方面,圍繞“廉潔從政從業,廉潔修身齊家”主題,深入開展同看廉政教育片、共開廉政座談會、互寫廉政家書等系列活動,厚植清廉家風;拍攝廉政微視頻《返鄉青年辦“證”事》《鏡子里的我》和警示教育片《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運用正、反“兩面鏡子”開展廉政教育,激發該縣黨員干部崇廉尚廉的內生動力。
示范化引領,樹立“高標桿”。創建清廉單元示范點51個,打造“船山思想”“玉麟風骨”“明翰精神”3條清廉旅游專線,將西渡鎮梅花村建成省紀委監委確定的全市唯一“省級清廉鄉村樣本培樹點”。還在縣二中修建“玉麟風骨廉政文化館”,在縣中醫醫院挖掘中醫藥文化中的清廉元素融入清廉建設,在縣文旅廣體局打造“清廉書吧”,在庫宗橋鎮金華山建設“清風林”,在全縣231個村利用祠堂、堂屋建設清廉議事廳,將家規家訓、廉政警語、處世格言等植入當地的村規民約。
“此生何往,如塵埃茫茫,孤鴻歸來入草堂;此生何向,如寰宇蒼蒼,眾生天地盡昭彰......”“五一”前夕,在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廉潤湖湘”廉潔文藝作品匯報會上,衡陽縣選送的大型古風歌舞節目《王船山之寰塵》,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震撼的演繹效果,贏得全場熱烈掌聲。這是該縣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積極推進清廉建設走深走實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衡陽縣以清廉單元為載體,按照“系統化謀劃、標準化推進、品牌化打造、示范化引領”的“四化”理念,將清廉建設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和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去年獲評市“清廉衡陽”建設考核一類縣。
系統化謀劃,構建“共同體”。清廉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該縣構建“四責協同、一體聯動”的責任體系,成立以縣委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等7個牽頭單位為主的領導小組,實行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層層分解任務、壓實責任、抓好落實,著力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格局。并推行“清廉共建體”模式,把清廉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各領域、各層次、各方面,各行業各領域共創共建、共建共享,實現“1+12”的效果。僅去年,縣委先后就聽取清廉建設專題匯報7次、現場調研3次,縣紀委監委組織召開清廉建設推進會6次??h水利局開展“清廉機關+清廉項目”建設,縣英南學校開展“清廉學校+清廉家風”建設,庫宗橋鎮開展“清廉村社+清廉景區”建設。
標準化推進,繪制“施工圖”。清廉建設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該縣圍繞責任落實、權力運行、廉潔文化等重點工作,規范7個單元標準化建設內容。在全市率先探索出臺《衡陽縣清廉單元建設標準化實施方案》(試行),構筑了“7+43+113+524”標準化體系,并把標準化內容巧編成朗朗上口、便于記憶的“順口溜”,讓清廉建設有標可循、有圖可依。不僅如此,還將群眾關心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村(社)“三務”公開、工程項目建設規范、村(社)“一把手”監督等事項納入標準化內容,融入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從而在全縣上下營造出清風激蕩、正氣充盈的濃厚氛圍。
品牌化打造,厚植“廉氛圍”。按照“五廉同創”思路,創新打造具有高傳播度、高辨識度、高美譽度的“船山故里·清廉從這里出發”清廉建設品牌。一方面,確定以本土歷史文化名人王船山、彭玉麟的廉潔思想為主體脈絡,編寫廉潔書籍《衡州清廉典范王船山》《衡州清廉典范彭玉麟》,并籌建廉潔文化基地“梅園”“玉麟館”;另一方面,圍繞“廉潔從政從業,廉潔修身齊家”主題,深入開展同看廉政教育片、共開廉政座談會、互寫廉政家書等系列活動,厚植清廉家風;拍攝廉政微視頻《返鄉青年辦“證”事》《鏡子里的我》和警示教育片《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運用正、反“兩面鏡子”開展廉政教育,激發該縣黨員干部崇廉尚廉的內生動力。
示范化引領,樹立“高標桿”。創建清廉單元示范點51個,打造“船山思想”“玉麟風骨”“明翰精神”3條清廉旅游專線,將西渡鎮梅花村建成省紀委監委確定的全市唯一“省級清廉鄉村樣本培樹點”。還在縣二中修建“玉麟風骨廉政文化館”,在縣中醫醫院挖掘中醫藥文化中的清廉元素融入清廉建設,在縣文旅廣體局打造“清廉書吧”,在庫宗橋鎮金華山建設“清風林”,在全縣231個村利用祠堂、堂屋建設清廉議事廳,將家規家訓、廉政警語、處世格言等植入當地的村規民約。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