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徐慧芳:以溫暖的“天使之心”守護希望


      ■衡陽晚報全媒體記者朱嘉林

    “滴答滴答......”進入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伴隨著監護儀平穩有序的聲音,護士們正專注、細致地呵護著每一位重癥患者,忙碌卻又井然有序,徐慧芳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的一名護士,徐慧芳始終堅持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精湛的技術,承擔著重癥患者的日常治療和生活護理,因為她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曾先后獲得“年度優秀帶教老師”“最美逆行者”等多項殊榮。

      精益求精,做生命的守護者

    徐慧芳在重癥醫學科工作已有十年,從初出茅廬成長為現在的科室骨干,她護理過的患者已有數千人次。有多少個危重患者在她手里重獲新生,多少個病情好轉的患者護送到了普通科室,估計她自己都已經數不清了。

    “重癥醫學科的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這就對護士的素質和應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徐慧芳坦言,為了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她總是密切巡視,仔細觀察各種儀器上的指標指數,許多患者在她的認真護理和細致觀察中贏得了最佳搶救時間,許多患者在她臨危不亂的救治下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

    工作之余,徐慧芳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用最新的知識和最嫻熟的操作武裝自己,為患者解除病痛。作為科室的護理小組長,她盡心履職,以身作則帶領組員,并根據組員能力素質和特點,性格互補、新老搭配的原則,合理分配床位,認真督促落實各項護理措施,指導組員完成難度較大的護理技術操作。她對工作兢兢業業、毫無怨言的態度,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和領導們的肯定。

      開拓創新,做技術的開拓者

    徐慧芳憑借扎實的功底,積極將理論聯系實際,準確評估及預警患者情況,為醫生診斷提供參考。她的護理操作技術在科室內一直是領先水平,做到了“快、準、穩”。她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大膽創新,通過不斷鉆研,幾項創新技術在全院推廣應用,她設計的在B超引導下有創動脈穿刺置管、盲插鼻腸管、自制簡易洗胃裝置、改良人工肛袋、利用高壓泵霧化機提高氣管插管病人氧氣吸入流速、結合呼吸機濕化罐加溫加濕功能、給氣管插管內鼻導管吸氧病人氣道濕化、指導患者呼吸康復功能鍛煉......這些新技術在臨床使用中獲得患者滿意的效果,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科室開展CRRT血液凈化技術以來,她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積極參加線上及線下的培訓和課程,并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大家,有效地解決了血液凈化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復雜疑難問題,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讓科室的血液凈化治療技術始終走在醫院的前列。

      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逆行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徐慧芳堅定地沖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多次參加省外及院內的抗疫工作。2022年8月,她和醫院的同事一起支援海南核酸采樣,在酷暑天氣,她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穿梭在海南省臨高縣的鄉村,為臨高縣強制隔離和居家隔離人員做咽拭子標本采集。

    那段時間,她每天凌晨三四點就起床,長時間的站立和重復性的動作讓她手腳變得僵硬,腰酸背痛,稍微動一下就大汗淋漓,但她從未停止手中的工作,更未喊過一聲累。她對待工作無私奉獻的態度得到了當地政府和鄉親們的充分肯定,核酸采樣隊離開海南時,她收到了許多錦旗。

    同年10月16日,她又奔赴新疆,支援新疆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的重癥病區,開展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救治工作。由于是新組建的團隊,面臨許多的困難。在陌生的環境里,她和團隊一點一滴的共同努力,使病房從無到有。作為重癥救治小組的護理組長,她每天除了負責患者的護理與治療外,也兼顧著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疏導以及清潔消毒工作。有一位八十歲退伍老兵,因為對疫情的不了解,最開始不愿配合治療,為了讓他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她經常給他講解疾病的治療方案和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在她的耐心疏導及悉心照顧下,老兵爺爺終于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最終康復出院。出院時,大爺濕潤了眼眶,非常感動,誠摯地說:“謝謝你呀,真是太貼心了。”“那時候,看著患者在我的護理下,狀態越來越好,并最終康復出院,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徐慧芳說。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徐慧芳用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10年的護理工作,讓她嘗到了患者感謝時的“甜”,愧對家人時的“酸”,工作勞累時的“苦”,被人誤解時的“辣”,然而唯一永恒不變的,是她對護理工作的熱愛?;蛟S正如她自己所說:“我只是無數護理人員當中的一員,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因為這些無數的水滴,才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潤了無數患者的心。
    【編輯:唐錦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