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微信群發揮 為民服務“大作用”
衡陽日報訊(通訊員吳雙雙 全媒體記者唐翔)“社區對面這棟樓出現了很大的煙霧,聞著像電路著火的氣味......”“收到,社區工作人員已前往查看!”近日,在石鼓區人民街道蒸陽社區監督服務微信群里,熱心居民反映樓層著火問題,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查看,僅用了13分鐘就排除了安全隱患。
群眾反映問題能快速解決,得益于社區成立的“監督服務微信群”。為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微信群以“互聯網+監督”平臺為基礎,與基層小微權利“監督一點通”機制相結合,按照“一村(社區)一群、一戶一人”為原則在全區7個鎮(街道)48個村(社區)范圍內組建“監督服務微信群”,發動、吸引5萬余群眾入群。群眾通過微信群提出意見、建議或反映問題,群內值班人員通過微信群在第一時間積極解答相關問題、主動公開相關事項并接受群眾監督。
據統計,石鼓區自“監督服務微信群”運行以來,共宣傳、解答政策法律法規1萬多次,收集與解決群眾問題2萬多個,切實做到了與群眾“點對點”“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交流,以“小微信”達到了“大監督”“大服務”的目的,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群眾反映問題能快速解決,得益于社區成立的“監督服務微信群”。為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微信群以“互聯網+監督”平臺為基礎,與基層小微權利“監督一點通”機制相結合,按照“一村(社區)一群、一戶一人”為原則在全區7個鎮(街道)48個村(社區)范圍內組建“監督服務微信群”,發動、吸引5萬余群眾入群。群眾通過微信群提出意見、建議或反映問題,群內值班人員通過微信群在第一時間積極解答相關問題、主動公開相關事項并接受群眾監督。
據統計,石鼓區自“監督服務微信群”運行以來,共宣傳、解答政策法律法規1萬多次,收集與解決群眾問題2萬多個,切實做到了與群眾“點對點”“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交流,以“小微信”達到了“大監督”“大服務”的目的,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