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編輯部 | 致敬,寶藏男孩!——寫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之際
?。ㄒ唬?
一張青春、陽光、熱情、溫暖的面孔定格于歷史長河中。日月盈昃、秋去春來,最初那一代仰望雷鋒的人或許已經老去,但雷鋒永遠年輕。
“向雷鋒同志學習。”60年前,毛澤東同志樸實無華的題詞,讓一位普通戰士成為全民族的精神標桿。“追鋒”行動跨越了一個甲子。

▲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新華社圖片
“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再度發出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強音。
雷鋒,從亂世的苦孩子到新社會的模范工人、青年團員,再到革命軍人、共產黨員、共產主義戰士,以22年的生命,將有限變得無限,將短暫凝結成永恒,將平凡升華為偉大。
雷鋒不只屬于中國,世界許多國家都推崇他?!独卒h日記》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聯合國總部郵局發行雷鋒紀念郵票,“雷鋒班”60年來收到世界各地來信47萬余封,“洋雷鋒”遍布全球。

▲2012年2月18日,湖南長沙雷鋒紀念館母女講解員譚荒芳(右一)和張璐琪(右二)在給參觀者講解。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想念那個“寶藏男孩”了......又到草長鶯飛、萬物蔓發的季節,網友們這樣親切、深情地呼喚。雷鋒,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中華美德的文化標識、人民群眾的道德楷模、無數志愿者的共同稱號、享譽世界的國家名片。
3月2日,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大劇院,又一批湖南省學雷鋒和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走上領獎臺。這是對雷鋒的致敬、對雷鋒精神的弘揚、對時代先鋒的禮贊。
?。ǘ?br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鋒“七問”膾炙人口。
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雷鋒用短暫而輝煌的青春,對這一連串的問題作出了清晰有力的回答。
面對國家,“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雷鋒出生時,日寇掃蕩,地主壓迫,一家人在亂世中掙扎求生?!饵h救了我》,雷鋒寫下深情的詩篇。在有限的生命中,雷鋒身上時刻流淌著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真摯而濃烈的情感,始終聽從黨的號召、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

▲雷鋒日記。遼寧撫順雷鋒紀念館供圖
面對他人,“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幫助戰友洗衣服、縫被褥;雨中背著幼童護送大嫂回家;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時時處處助人為樂,鍍亮了雷鋒的年輪,也向世人樹立了人人都可企及的道德坐標。
面對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黨把自己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在團山湖,成為望城第一代拖拉機手和勞動模范;在鞍鋼,獲得18次標兵、5次紅旗手、3次先進工作者稱號;在部隊的兩年八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凡做一事、必忠一事,雷鋒不愧為好農民、好工人、好戰士。
面對挑戰,“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僅僅在擔任汽車兵期間,雷鋒將“耗油大王”改造成“節油標兵車”,總結出直到現在都可以寫進科目一考試的“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駕駛準則......憑著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雷鋒成為不同崗位的行家里手。

▲雷鋒同志是艱苦奮斗的模范,勤儉節約的標兵。這是他在向戰友們介紹節約油料和安全行車的經驗。新華社圖片
面對自我,“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長沙望城雷鋒紀念館里,至今還展示著雷鋒用木板自制的“節約箱”;撫順望花區人民公社成立、遼陽遭受特大洪水,雷鋒一次捐出200元,這樣的一筆“巨款”,在當時的收入水平下,幾乎相當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資。“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雷鋒身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閃閃發光。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偉大的信念、非凡的堅守、崇高的精神,就像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讓雷鋒精神擁有堪比日月江河的永恒力量。
?。ㄈ?br />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于文明的成長。前進的中國,對精神信仰、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的關注更甚以往,對主流價值和共同信念的歸屬感尤為強烈。這,就是全社會呼喚、踐行雷鋒精神的內生力量。
雷鋒精神是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結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如同一個磁場,它把那些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納入其中,在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甚至吐故納新中發揚光大。

在雷鋒所處的年代,新中國僅僅成立十多年,遭遇來自自然、外交等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尤需確立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信念,激揚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的勇氣,弘揚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雷鋒,為全社會提供了鮮活的公民道德樣本,激勵各行各業奮斗、堅守與創造,凝聚起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蕩氣回腸的“雷鋒精神”,喚起發展建設的萬千豪情,鼓舞人們勠力變革和探索;風云激蕩的改革開放年代,潤德塑形的“雷鋒精神”,為深刻轉型、價值多元的社會構建精神家園、澎湃心靈動力。

▲1960 年11 月26 日,沈陽軍區 《前進報》用兩個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毛主席的好戰士》的長篇通訊,報道了雷鋒的先進事跡。新華社圖片
奮楫篤行,臻于日新。中國式現代化,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偉大而艱辛的探索,百年巨變背景下的民族復興,不可避免會遭遇諸多不確定性。面對困難和挑戰,用雷鋒精神校準方向,才能摒棄精致的利己主義,拋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心態,喚醒“激情燃燒的歲月”那種氣度和風范。
雷鋒不老,是因為我們的民族精神不老;“學雷鋒”活動常青,是因為我們的精神家園常青。穿越時光的隧道,6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雷鋒精神將持續撥亮我們內心深處真善美的火種。
?。ㄋ模?br />
傳承雷鋒精神,貴在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無論是誰,再普通的善行,堅持不懈就能譜寫不普通的壯舉;不管在哪,再平凡的崗位,恪盡職守也能成為不平凡的楷模。
學習雷鋒,貴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將“小我”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我”之中。雷鋒飽含對黨的真摯情感和無限忠誠,時時想著國家的需要,處處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新時代,從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的扶貧干部,到投身新冠疫情防控的無數志愿者,再到不斷涌現的雷鋒式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都為偉大變革注入澎湃動力。從雷鋒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就要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自覺與祖國同向同行。

▲疫情期間,武警湖南省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官兵在確保自身防疫安全和出色完成執勤任務的同時,為駐地群眾送去防疫物資,以“防疫工作,人人有責”的戰斗姿態詮釋雷鋒精神。 羅天一 攝
學習雷鋒,貴在心存大愛,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實現人生意義。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提出,人類發展出文明的最初標志,是一根斷裂后被治愈的股骨。遠古人類斷裂的股骨能夠愈合,表明有人陪護傷者,使其慢慢康復。這個生動的例子啟示我們,團結互助始終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不滿足于享受眼前的“小確幸”,不在個人利益面前計較徘徊,時刻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個人的點滴力量將匯聚成社會進步的滾滾洪流。
學習雷鋒,貴在弘揚工匠精神,在“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成一行”中創造美好生活。當下,人們有更大的空間選擇感興趣的領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價值,但并不意味著“螺絲釘精神”不再被需要。美好生活是“干”出來的,卓越成就是“鉆”出來的。我們要像國境線上站成“一棵松柏”的戰士一樣,像那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大國工匠們一樣,忠于職守、鉆堅研微、精益求精。

▲退休后回到家鄉云南施甸植樹造林的楊善洲望著樹林。新華社發
學習雷鋒,貴在昂揚自信自強、頑強拼搏的精氣神,讓奮勇向前的迎戰之姿成就最美的風景。今天的年輕人,物質豐裕、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似乎“艱苦”已經離他們而去。實則不然,改變的只是“吃苦”的方式,不變的是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精神本質。江夢南“于無聲世界用夢想發聲”,殘奧運動員“以殘缺之軀對抗命運的怒吼”,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坦然面對困難、欣然接受挑戰,在“千淘萬漉”中銳意進取、自強不息。
學習雷鋒,在平常日子里重塑生活方式。勤儉節約這個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傳家寶”,無論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丟。學習雷鋒,就應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滴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共同樹立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時尚新風。
時光荏苒,雷鋒精神接力傳遞。新征程上,每個人都當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續寫這本厚重的“雷鋒日記”。
?。ㄎ澹?br />
瀟湘水育芙蓉艷,雷鋒精神代代傳。雷鋒是從湖南走出去的英雄。當新時代文明春風拂過,三湘大地奏響“雷鋒家鄉學雷鋒”的新時代精彩樂章。
雷鋒在湖南生活了18年,瀟湘熱土孕育和見證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人生。歲月倏忽,如今的這片土地上,“含鋒量”之高超乎想象。
打開手機地圖輸入“雷鋒”兩個字,不光可以鏈接到事跡展覽館、紀念館、劇院,還有學校、汽車站、公園、大道;雷鋒崗、雷鋒車隊、雷鋒專線等行業窗口閃亮;雷鋒網、雷鋒微博、“鋒蜜在行動”等網上平臺耀眼......他在家鄉待了18年,家鄉念了他幾輩子。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游客和市民紛紛走進雷鋒紀念場所,重溫雷鋒事跡,傳承雷鋒精神。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麓山蒼蒼,湘水泱泱。道德天空下,點點微光匯聚成曜曜星河,彰顯著社會文明的溫度和高度。湖南有注冊志愿者1497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2.6%,志愿服務團隊6.5萬個,位居全國前列;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周美玲、“全國最美奮斗者”文花枝、“感動中國人物”黃舸、“向陽青年”鄒勇松等一批先進典型。無數“一滴水”匯成向上向善的“汪洋大海”。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歲月更迭,初心不改。向“寶藏男孩”雷鋒看齊,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敬業、節約等精神發揚光大,將“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品牌擦得更亮,這是至為珍貴的榮譽,更是薪火相傳的使命。
穿越歷史,雷鋒精神永不朽。
面向未來,湖湘兒女正行動!
一張青春、陽光、熱情、溫暖的面孔定格于歷史長河中。日月盈昃、秋去春來,最初那一代仰望雷鋒的人或許已經老去,但雷鋒永遠年輕。
“向雷鋒同志學習。”60年前,毛澤東同志樸實無華的題詞,讓一位普通戰士成為全民族的精神標桿。“追鋒”行動跨越了一個甲子。

▲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新華社圖片
“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再度發出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強音。
雷鋒,從亂世的苦孩子到新社會的模范工人、青年團員,再到革命軍人、共產黨員、共產主義戰士,以22年的生命,將有限變得無限,將短暫凝結成永恒,將平凡升華為偉大。
雷鋒不只屬于中國,世界許多國家都推崇他?!独卒h日記》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聯合國總部郵局發行雷鋒紀念郵票,“雷鋒班”60年來收到世界各地來信47萬余封,“洋雷鋒”遍布全球。

▲2012年2月18日,湖南長沙雷鋒紀念館母女講解員譚荒芳(右一)和張璐琪(右二)在給參觀者講解。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想念那個“寶藏男孩”了......又到草長鶯飛、萬物蔓發的季節,網友們這樣親切、深情地呼喚。雷鋒,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中華美德的文化標識、人民群眾的道德楷模、無數志愿者的共同稱號、享譽世界的國家名片。
3月2日,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大劇院,又一批湖南省學雷鋒和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走上領獎臺。這是對雷鋒的致敬、對雷鋒精神的弘揚、對時代先鋒的禮贊。
?。ǘ?br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鋒“七問”膾炙人口。
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雷鋒用短暫而輝煌的青春,對這一連串的問題作出了清晰有力的回答。
面對國家,“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雷鋒出生時,日寇掃蕩,地主壓迫,一家人在亂世中掙扎求生?!饵h救了我》,雷鋒寫下深情的詩篇。在有限的生命中,雷鋒身上時刻流淌著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真摯而濃烈的情感,始終聽從黨的號召、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

▲雷鋒日記。遼寧撫順雷鋒紀念館供圖
面對他人,“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幫助戰友洗衣服、縫被褥;雨中背著幼童護送大嫂回家;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時時處處助人為樂,鍍亮了雷鋒的年輪,也向世人樹立了人人都可企及的道德坐標。
面對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黨把自己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光。”在團山湖,成為望城第一代拖拉機手和勞動模范;在鞍鋼,獲得18次標兵、5次紅旗手、3次先進工作者稱號;在部隊的兩年八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凡做一事、必忠一事,雷鋒不愧為好農民、好工人、好戰士。
面對挑戰,“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僅僅在擔任汽車兵期間,雷鋒將“耗油大王”改造成“節油標兵車”,總結出直到現在都可以寫進科目一考試的“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駕駛準則......憑著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雷鋒成為不同崗位的行家里手。

▲雷鋒同志是艱苦奮斗的模范,勤儉節約的標兵。這是他在向戰友們介紹節約油料和安全行車的經驗。新華社圖片
面對自我,“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長沙望城雷鋒紀念館里,至今還展示著雷鋒用木板自制的“節約箱”;撫順望花區人民公社成立、遼陽遭受特大洪水,雷鋒一次捐出200元,這樣的一筆“巨款”,在當時的收入水平下,幾乎相當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資。“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雷鋒身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閃閃發光。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偉大的信念、非凡的堅守、崇高的精神,就像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讓雷鋒精神擁有堪比日月江河的永恒力量。
?。ㄈ?br />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于文明的成長。前進的中國,對精神信仰、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的關注更甚以往,對主流價值和共同信念的歸屬感尤為強烈。這,就是全社會呼喚、踐行雷鋒精神的內生力量。
雷鋒精神是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的結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如同一個磁場,它把那些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納入其中,在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甚至吐故納新中發揚光大。

在雷鋒所處的年代,新中國僅僅成立十多年,遭遇來自自然、外交等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尤需確立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信念,激揚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的勇氣,弘揚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雷鋒,為全社會提供了鮮活的公民道德樣本,激勵各行各業奮斗、堅守與創造,凝聚起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蕩氣回腸的“雷鋒精神”,喚起發展建設的萬千豪情,鼓舞人們勠力變革和探索;風云激蕩的改革開放年代,潤德塑形的“雷鋒精神”,為深刻轉型、價值多元的社會構建精神家園、澎湃心靈動力。

▲1960 年11 月26 日,沈陽軍區 《前進報》用兩個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毛主席的好戰士》的長篇通訊,報道了雷鋒的先進事跡。新華社圖片
奮楫篤行,臻于日新。中國式現代化,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偉大而艱辛的探索,百年巨變背景下的民族復興,不可避免會遭遇諸多不確定性。面對困難和挑戰,用雷鋒精神校準方向,才能摒棄精致的利己主義,拋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心態,喚醒“激情燃燒的歲月”那種氣度和風范。
雷鋒不老,是因為我們的民族精神不老;“學雷鋒”活動常青,是因為我們的精神家園常青。穿越時光的隧道,6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雷鋒精神將持續撥亮我們內心深處真善美的火種。
?。ㄋ模?br />
傳承雷鋒精神,貴在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無論是誰,再普通的善行,堅持不懈就能譜寫不普通的壯舉;不管在哪,再平凡的崗位,恪盡職守也能成為不平凡的楷模。
學習雷鋒,貴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將“小我”融入國家發展的“大我”之中。雷鋒飽含對黨的真摯情感和無限忠誠,時時想著國家的需要,處處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新時代,從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的扶貧干部,到投身新冠疫情防控的無數志愿者,再到不斷涌現的雷鋒式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都為偉大變革注入澎湃動力。從雷鋒精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就要永葆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自覺與祖國同向同行。

▲疫情期間,武警湖南省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官兵在確保自身防疫安全和出色完成執勤任務的同時,為駐地群眾送去防疫物資,以“防疫工作,人人有責”的戰斗姿態詮釋雷鋒精神。 羅天一 攝
學習雷鋒,貴在心存大愛,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實現人生意義。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提出,人類發展出文明的最初標志,是一根斷裂后被治愈的股骨。遠古人類斷裂的股骨能夠愈合,表明有人陪護傷者,使其慢慢康復。這個生動的例子啟示我們,團結互助始終是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不滿足于享受眼前的“小確幸”,不在個人利益面前計較徘徊,時刻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個人的點滴力量將匯聚成社會進步的滾滾洪流。
學習雷鋒,貴在弘揚工匠精神,在“干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成一行”中創造美好生活。當下,人們有更大的空間選擇感興趣的領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價值,但并不意味著“螺絲釘精神”不再被需要。美好生活是“干”出來的,卓越成就是“鉆”出來的。我們要像國境線上站成“一棵松柏”的戰士一樣,像那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大國工匠們一樣,忠于職守、鉆堅研微、精益求精。

▲退休后回到家鄉云南施甸植樹造林的楊善洲望著樹林。新華社發
學習雷鋒,貴在昂揚自信自強、頑強拼搏的精氣神,讓奮勇向前的迎戰之姿成就最美的風景。今天的年輕人,物質豐裕、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似乎“艱苦”已經離他們而去。實則不然,改變的只是“吃苦”的方式,不變的是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精神本質。江夢南“于無聲世界用夢想發聲”,殘奧運動員“以殘缺之軀對抗命運的怒吼”,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坦然面對困難、欣然接受挑戰,在“千淘萬漉”中銳意進取、自強不息。
學習雷鋒,在平常日子里重塑生活方式。勤儉節約這個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傳家寶”,無論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丟。學習雷鋒,就應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滴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共同樹立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時尚新風。
時光荏苒,雷鋒精神接力傳遞。新征程上,每個人都當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續寫這本厚重的“雷鋒日記”。
?。ㄎ澹?br />
瀟湘水育芙蓉艷,雷鋒精神代代傳。雷鋒是從湖南走出去的英雄。當新時代文明春風拂過,三湘大地奏響“雷鋒家鄉學雷鋒”的新時代精彩樂章。
雷鋒在湖南生活了18年,瀟湘熱土孕育和見證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人生。歲月倏忽,如今的這片土地上,“含鋒量”之高超乎想象。
打開手機地圖輸入“雷鋒”兩個字,不光可以鏈接到事跡展覽館、紀念館、劇院,還有學校、汽車站、公園、大道;雷鋒崗、雷鋒車隊、雷鋒專線等行業窗口閃亮;雷鋒網、雷鋒微博、“鋒蜜在行動”等網上平臺耀眼......他在家鄉待了18年,家鄉念了他幾輩子。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游客和市民紛紛走進雷鋒紀念場所,重溫雷鋒事跡,傳承雷鋒精神。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麓山蒼蒼,湘水泱泱。道德天空下,點點微光匯聚成曜曜星河,彰顯著社會文明的溫度和高度。湖南有注冊志愿者1497萬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2.6%,志愿服務團隊6.5萬個,位居全國前列;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周美玲、“全國最美奮斗者”文花枝、“感動中國人物”黃舸、“向陽青年”鄒勇松等一批先進典型。無數“一滴水”匯成向上向善的“汪洋大海”。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歲月更迭,初心不改。向“寶藏男孩”雷鋒看齊,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敬業、節約等精神發揚光大,將“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品牌擦得更亮,這是至為珍貴的榮譽,更是薪火相傳的使命。
穿越歷史,雷鋒精神永不朽。
面向未來,湖湘兒女正行動!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