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我市河湖生態得到明顯改善

      衡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許珂 通訊員李祁)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記者從市河長辦獲悉,近年來,我市全面加強河湖管理與保護,推動河長制工作提檔升級,河湖生態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不斷提升。

      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河長制標準化管理手冊》,將所有河流納入到標準化治理和管護范圍,不斷規范河長履職,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全年巡河119649次,推動解決河湖突出問題23094個;不斷壓實工作責任,將上級交辦問題整改納入到對縣(市)區河長制考核的重要內容,上級部門交辦的45個涉河問題全部完成整改;示范河建設成效明顯,建成“一縣一示范”標準化示范河12條、“一鄉一亮點”美麗河湖170條。

      同時,我市建立“河長辦+部門”對口協調機制,助推河長制工作走深走實,省河長辦下達的29項河長制重點任務全部完成。在水資源管理上,全市24個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回頭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建成213處計量設施,完成11座小水電退出任務整改。在水環境整治上,112處“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及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全部完成,282個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在不達標水體整治上,23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部建成,市城區11處黑臭水體通過治理未出現返黑返臭,79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在種養殖業污染治理上,全市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分別為90.2%、92.86%,全面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試點縣回收處理體系。在河道采砂管理上,全面規范河道禁采區預防式管理,對60條河道設立禁采區,嚴格落實河道采砂“六控”措施。在水庫運行管理上,完成577座小型水閘、1297座?。?)型水庫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102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全部完成。

      為確保河湖治理“全參與”,我市積極創新典型做法,在全省首開先河,啟動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五年行動計劃,解決河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完成1000余公里小微河道清淤疏浚。積極開展“河小青”志愿活動,在“河我一起,保護母親河”集中統一行動中,以活動數量888場、參與人數21200人次、團隊28個的數據位居全省第一。探索建立河長制有獎舉報機制,公開向社會征求線索,引導全社會參與治河、護河。
    【編輯:梁麗君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