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廣鐵集團衡陽電務段通信網管中心張亮:“95后”鐵路傳輸“電路通”

          衡陽日報訊(通訊員 范甜甜 傅謝 全媒體記者 周琪)“懷衡線3813-衡陽通信站6槽1口對接衡柳線8002-衡陽通信站7槽3口。”2月1日早上8點,張亮開始了他新年的第一條電路制作。操作臺前,只見他仔細核對手中的電路工單,嫻熟地將規劃好的電路時隙及通道號寫好,并與身邊的電路制作復核人反復確認。

           張亮是廣鐵集團衡陽電務段通信網管中心傳輸電路的負責人,也是該中心專業負責人中最年輕的“95后”,雖然僅擔任專業負責人兩年,卻是中心的傳輸“電路通”。

           傳輸網是信號邏輯檢查、CTC、防災、電子客票、數調等鐵路業務的主要承載系統,是鐵路通信的“大動脈”。而張亮的主要工作就是為這些鐵路業務開辟電路通道,以保證各類業務在鐵路“大動脈”中正常傳送,簡稱“制作電路”。“整個龐大的通信系統就像是一座城市,城市里分有不同線路,而城市中的不同建筑就是各個站點,我就像城市里的導航儀,為需要建立聯系的各個站點間建立最佳安全路線,以實現通信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張亮介紹著他腦海里的“小世界”。

           每次新增電路前,張亮都會提前將電路規劃設想一遍,再與復核人一步一步核對,同時將注意事項和需注意的操作布置記錄在自己的“武功秘籍”里。他說:“數據制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一旦出錯可能會造成業務中斷甚至影響整個系統,所以每一步都要雙人復核后才能確認下發。”

           2022年衡柳線新設hyBSC正式開通使用前,需要將衡柳線及吉衡線36個基站環的環頭環尾電路從長沙南修改至衡陽通信站,雖然工作量大,但張亮耐心細致。“忙著割接的那段日子,內心設想了很多種極端情況,反復思考環頭環尾是否真正起到了冗余保護作用,心理壓力和工作量都很大,但最后能順利配合完成這項施工,我覺得非常自豪。”張亮回憶。

           春運期間,婁邵線需新增電務綜合視頻業務,張亮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電路制作。“春運還沒有結束,后半程我們更要拉滿弓、加滿油,確保鐵路運輸安全,越是關鍵的時刻,越是要卡控好每一個環節,不能有半點失誤。”張亮堅定地說。
    【編輯:胡蘇 責編:魏臻臻】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