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衡陽市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項目建設邁上新臺階


      通過云平臺,垃圾類型、重量及運輸車輛作業情況等一目了然。


      無人駕駛環衛作業車大大提高作業效率。


      垃圾箱智能開關。

      文/圖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謝小青

      垃圾是否需要清理、環衛車在哪里作業......只需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全部一“幕”了然。

      近日,由市委網信辦申報的選題《基于人工智能和網聯大數據的新型數字化城市管理》被中央網信辦評審為三等,系全省唯一,并榮獲《2022年度湖南省基層智慧治理優秀案例》,這標志著衡陽市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項目建設邁上新臺階。

      智能垃圾分類箱:提高前端垃圾分類準確度

      漫步在石鼓區西湖一村社區內,一排干凈整齊的人工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十分顯目,社區志愿者正在對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指導。即便在淅淅瀝瀝的雨天,社區環境仍然整潔有序。

      石鼓區西湖一村社區居民李游說:“自從有了智能垃圾分類站,大家環保意識更強了,社區的整體環境提高了一個檔次。”

      西湖一村社區作為衡陽市智能垃圾分類示范點,一共設置了7個投放點,采用的都是人工智能投放設備。智慧垃圾分類箱按照衡陽市垃圾分類標準將箱體細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并在垃圾分類箱上、宣傳燈箱片及宣傳視頻公示垃圾如何正確分類,讓居民一看便知曉如何操作。其次,智能垃圾分類箱采用線性激光雷達感應自動開關,極大地方便了居民,也有效避免垃圾暴露在外對居民及環境的影響。

      酷哇科技總經理趙鑫介紹,“智能垃圾箱還可以進行居民身份識別,辨別垃圾類別,極大提高了前端垃圾分類的準確度。此外,還構建了智能駕駛垃圾分類轉運車隊,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質量。”

      無人駕駛環衛作業車:降低傳統人工環衛作業安全隱患

      當記者行至石鼓區華耀城路段,一輛造型別致的無人駕駛智能環衛作業車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眼球,所行之處,路上的落葉、灰塵都被它“收入囊中”。

      針對市政道路的復雜場景,衡陽市在不增加資金預算的前提下,引入了機械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智聯網+人工智能駕駛”環衛作業車。

      這輛智能環衛作業車是個“多面手”,具備洗掃、干掃、噴霧、對沖等多種功能,并可根據提前規劃導入的高清地圖路線全自動開展環衛作業。

      石鼓環衛工人朱小菊說:“現在有機器人清掃,我們有更多精力去打掃衛生死角,爭取把城市衛生搞得更好。”

      傳統環衛作業車都很“大個”,只能在主路面作業,針對這一情況,酷哇科技研發了小型智能環衛作業車,實現了主路面、輔道、人行道、背街小巷全覆蓋,不但大大提升環衛工作效率,還降低了傳統人工環衛作業的安全隱患。

      目前,70輛智能環衛作業車在石鼓區內主次道路常態化作業,結合車路協同、車車協同和人機協同作業新模式,實現了市政道路智慧化、機械化清掃保潔。

      城市管理云平臺:實現“一屏監管”

      智能垃圾分類站、智能駕駛垃圾分類轉運車、智能環衛作業車,它們“分工合作”,有著共同的“大腦”----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云平臺。

      在云平臺的大屏上,每個站點的分布都清晰可見,藍色標點就代表著該垃圾站點需要前往及時清理。

      趙鑫說:“通過平臺,垃圾類型、重量及運輸車輛作業情況等一目了然,可實現智能化、可視化、信息化、精細化管理。”

      衡陽市國家智能社會治理試點項目建設碩果累累。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城市管理)實驗基地項目是近年來衡陽獲批的3個國家智能社會治理試點項目之一,選取了石鼓區和高新區作為實驗基地建設第一批應用主體,通過數字化賦能,讓管理更智慧,讓城市更美好。

      未來,衡陽市城市品質將進一步提升,一個宜居、生態、環保、智慧化的城市生態正逐步顯現。
    【編輯:唐錦 雷昕】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