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筑牢網絡安全衡陽防線
■市委網信辦主任王衛全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了“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強化網絡、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等戰略部署。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維護網絡安全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強化底線思維,守牢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和最前沿,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行網絡霸權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大打認知戰、輿論戰,導致各類錯誤思潮和社會矛盾在網上集聚。要站在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分析研判和防范預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盯關鍵領域、重要時間節點和重點矛盾隱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積極動員和引導廣大網媒、網企、網民等各方力量共筑天朗氣清網絡空間。
二、強化技術治網,持續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進一步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力度,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網絡安全前置審查機制,從源頭防范網絡安全風險。常態化開展重點行業、關鍵領域網絡安全監督檢查和網絡行政執法,不斷增強重點單位網絡安全防護意識,提高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快建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應急指揮平臺,通過數據交換、云檢測等方式,實時掌握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切實加強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安全風險的監管和治理。加快建設市縣兩級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探索構建市縣協調聯動技術體系,實現網絡安全事件的監測、通報、處置、反饋全閉環管理和“一平臺”操作。加強技術巡網,加大對網絡詐騙、網上傳銷、網絡黃賭毒等發現力度,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三、強化人才支撐,夯實網絡安全發展基礎。“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以“萬雁入衡”引才行動為契機,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方面引進一批專業高素質人才。充分發揮駐衡高校資源豐富優勢,積極推動校企共建,大力培養網絡安全應用型人才,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依托國內知名高校舉辦網絡安全專題培訓班,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培訓,積極推動網絡安全內容納入機關干部培訓學習內容,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的網絡安全意識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應急支撐隊伍建設,吸納省內外網絡安全領域專家學者,不斷豐富網絡安全專家庫。大力開展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和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不斷提升全市網絡安全隊伍的專業知識和應急能力。
四、強化協調聯動,凝聚維護網絡安全強大合力。網絡安全從來不是一家之事,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全面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堅持黨管互聯網的原則落實落細到管方向、管導向、管陣地、管隊伍上來,主要領導牽頭抓總、靠前指揮,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切實擔負起分管領域網絡安全責任。要聚焦防范化解網絡安全重大風險,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治理,不斷健全完善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以及網絡風險評估、網絡安全應急、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機制等,積極構建網信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絡安全工作格局。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了“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強化網絡、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等戰略部署。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維護網絡安全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強化底線思維,守牢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和最前沿,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行網絡霸權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大打認知戰、輿論戰,導致各類錯誤思潮和社會矛盾在網上集聚。要站在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分析研判和防范預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盯關鍵領域、重要時間節點和重點矛盾隱患,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積極動員和引導廣大網媒、網企、網民等各方力量共筑天朗氣清網絡空間。
二、強化技術治網,持續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進一步加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力度,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網絡安全前置審查機制,從源頭防范網絡安全風險。常態化開展重點行業、關鍵領域網絡安全監督檢查和網絡行政執法,不斷增強重點單位網絡安全防護意識,提高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快建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應急指揮平臺,通過數據交換、云檢測等方式,實時掌握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切實加強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安全風險的監管和治理。加快建設市縣兩級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探索構建市縣協調聯動技術體系,實現網絡安全事件的監測、通報、處置、反饋全閉環管理和“一平臺”操作。加強技術巡網,加大對網絡詐騙、網上傳銷、網絡黃賭毒等發現力度,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三、強化人才支撐,夯實網絡安全發展基礎。“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以“萬雁入衡”引才行動為契機,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方面引進一批專業高素質人才。充分發揮駐衡高校資源豐富優勢,積極推動校企共建,大力培養網絡安全應用型人才,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依托國內知名高校舉辦網絡安全專題培訓班,組織開展網絡安全培訓,積極推動網絡安全內容納入機關干部培訓學習內容,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的網絡安全意識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應急支撐隊伍建設,吸納省內外網絡安全領域專家學者,不斷豐富網絡安全專家庫。大力開展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和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不斷提升全市網絡安全隊伍的專業知識和應急能力。
四、強化協調聯動,凝聚維護網絡安全強大合力。網絡安全從來不是一家之事,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全面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把堅持黨管互聯網的原則落實落細到管方向、管導向、管陣地、管隊伍上來,主要領導牽頭抓總、靠前指揮,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切實擔負起分管領域網絡安全責任。要聚焦防范化解網絡安全重大風險,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治理,不斷健全完善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以及網絡風險評估、網絡安全應急、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機制等,積極構建網信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絡安全工作格局。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