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woeas"><label id="woeas"></label></tr>
<td id="woeas"></td>
<object id="woeas"><strong id="woeas"></strong></object>
    <p id="woeas"></p>
  1. <track id="woeas"><ruby id="woeas"><tt id="woeas"></tt></ruby></track>

    常寧塔山瑤族鄉24家茶廠完成“柴改電”


     ▲全電制茶生產線。

      衡陽日報訊(文/圖通訊員張雁)4月17日,在常寧塔山瑤族鄉獅園村塘園種養合作社的茶葉加工廠里,制茶設備全速運轉,工人們正在趕制當天采摘的茶青。

    “新投運的電氣化生產流水線讓春茶的產量和質量提高不少,今年產值較去年翻番,可達120萬元左右。”伴著轟轟的機器聲和陣陣茶香,合作社負責人雷水紅對前來走訪用電情況的屬地洋泉供電所工作人員說起近段時間的加工情況。

    獅園村是塔山瑤族鄉的產茶重點村,3年前,村民雷水紅成立了塘園種養合作社。起初,他采用的是傳統的燒煤、燒柴制茶。但是采摘加工春茶需要搶季節趕市場,傳統加工方式不但成本高、勞動強度大,而且溫度、火候都難以控制,加工出來的茶葉品質參差不齊,合作社效益一直不理想。

    “機器能準確控制溫度,茶的質量就有保障了,老雷,你考慮下。”年初,洋泉供電所主任劉雪峰在入鄉走訪中知曉雷水紅的“心事”后,建議他引入全電制茶生產線。

    今年2月底,雷水紅購置了殺青機、揉捻機、烘干機等一套電能制茶設備。為趕在“產茶季”到來前投入使用,洋泉供電所迅速為其將供電線路由35平方毫米裸導線更換成70平方毫米絕緣導線,更換了容量更大的計量裝置。

    “以前一天最多加工100斤茶葉,現在通過全電化生產線制茶,操作簡單,火候容易控制,不僅效率高,加工出來的茶葉色澤鮮、品相好,售價高,一天能加工200斤。”從“柴炒茶”到如今的“電制茶”,雷水紅感觸頗深。

    塔山瑤族鄉目前有大小茶葉加工廠24家,均已完成“柴改電”。每年3至5月春茶生產期是瑤族鄉的用電高峰期,茶葉從采摘到加工、烘干、裝袋,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每到制茶季,國網衡陽供電公司都會組織人員到瑤族鄉對10千伏洋塔線進行特巡,以保障制茶期間用電可靠。同時,該公司還主動走訪茶企和茶農,協助茶企檢查調試設備,助力茶企增效、增收。
    【編輯:梁麗君 張花】
    >>我要舉報

    衡陽日報電子報

    衡陽晚報電子報

    回頂部 到底部
    超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