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雷鋒·衡陽好人丨陳菊生:堅持8年義務保潔,用心守護美麗鄉村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唐翔
天還未亮,祁東縣河州鎮祥和村的義務保潔員----陳菊生便帶著清掃工具走出家門,將沿途村道上堆積的垃圾與落葉清掃干凈。伴隨著“唰、唰、唰......”的聲響,陳菊生用一次次彎腰撿拾、清掃傾倒,迎來祥和村新的一天。
8年前,新開、新鋪、左家、上月四個村合并成為祥和村,村內4條主干道沒人保潔,沿線長期垃圾遍地。村支“兩委”招聘保潔員竟無人應聘。剛剛從外地返鄉的陳菊生知道此事后,自購清潔工具,主動挑起保潔任務,騎著自行車每天奮戰在村內的大小主干道上。“臟活、累活,總得有人去干,況且我是一名黨員,更應該做出表率,為家鄉作貢獻。”8年來,陳菊生的自行車一共換了27個輪胎,寒來暑往見證了他用心守護美麗鄉村的點點滴滴。
暮春初夏,途經祥和村境內的S317線綠化帶要經常及時割草修剪,攜帶式的除草機既重又難控制,陽光下悶熱不說,草叢中蚊蟲又多。每到這個時候,陳菊生總是搶在草木瘋長之前修剪到位。每天工作前盡管做了涂抹風油精的防護措施,但修剪完后依然被蚊蟲叮咬得滿身紅包,皮膚奇癢,可他不曾抱怨。
炎炎盛夏,瓜皮殘羹等生活垃圾,在高溫下時間稍長就會變質發酵,對環境有污染,于村民的健康不利,他都是及時予以清理。陳菊生還經常義務幫助村里清理下水管道和化糞池。
為了美化村里環境,陳菊生積極響應祥和村村支“兩委”發展集體經濟的號召,從外地引進沃柑、紅心柚等果樹,先行試種,成功后才在村里推廣。如今,在陳菊生的帶領下,村里已經種植了數百畝沃柑等果樹,村里人又多了一份收益。
陳菊生還熱心公益事業。組里在修建祠堂時,負責管賬的陳菊生發現村民自籌用于修繕的錢不夠,他就把兒子寄回來給他治病的錢拿出來貼補。事后,陳菊生沒跟任何人吱聲。妻子高冬秀知道這事后,在心里心疼丈夫,并沒有責怪丈夫半句,只是悄悄打電話給在廣州工作的兒子,叫他再寄錢回來給父親看病。村里修路、架橋等公益事業,陳菊生一家人也是鼎力支持。
“保潔員這份工作雖然不起眼,卻不可或缺。因為陳菊生的義務善舉,讓祥和村干凈整潔、美麗如畫。”在采訪過程中,祥和村的村民們告訴記者,“陳菊生的身影是我們村最美的風景。”
天還未亮,祁東縣河州鎮祥和村的義務保潔員----陳菊生便帶著清掃工具走出家門,將沿途村道上堆積的垃圾與落葉清掃干凈。伴隨著“唰、唰、唰......”的聲響,陳菊生用一次次彎腰撿拾、清掃傾倒,迎來祥和村新的一天。
8年前,新開、新鋪、左家、上月四個村合并成為祥和村,村內4條主干道沒人保潔,沿線長期垃圾遍地。村支“兩委”招聘保潔員竟無人應聘。剛剛從外地返鄉的陳菊生知道此事后,自購清潔工具,主動挑起保潔任務,騎著自行車每天奮戰在村內的大小主干道上。“臟活、累活,總得有人去干,況且我是一名黨員,更應該做出表率,為家鄉作貢獻。”8年來,陳菊生的自行車一共換了27個輪胎,寒來暑往見證了他用心守護美麗鄉村的點點滴滴。
暮春初夏,途經祥和村境內的S317線綠化帶要經常及時割草修剪,攜帶式的除草機既重又難控制,陽光下悶熱不說,草叢中蚊蟲又多。每到這個時候,陳菊生總是搶在草木瘋長之前修剪到位。每天工作前盡管做了涂抹風油精的防護措施,但修剪完后依然被蚊蟲叮咬得滿身紅包,皮膚奇癢,可他不曾抱怨。
炎炎盛夏,瓜皮殘羹等生活垃圾,在高溫下時間稍長就會變質發酵,對環境有污染,于村民的健康不利,他都是及時予以清理。陳菊生還經常義務幫助村里清理下水管道和化糞池。
為了美化村里環境,陳菊生積極響應祥和村村支“兩委”發展集體經濟的號召,從外地引進沃柑、紅心柚等果樹,先行試種,成功后才在村里推廣。如今,在陳菊生的帶領下,村里已經種植了數百畝沃柑等果樹,村里人又多了一份收益。
陳菊生還熱心公益事業。組里在修建祠堂時,負責管賬的陳菊生發現村民自籌用于修繕的錢不夠,他就把兒子寄回來給他治病的錢拿出來貼補。事后,陳菊生沒跟任何人吱聲。妻子高冬秀知道這事后,在心里心疼丈夫,并沒有責怪丈夫半句,只是悄悄打電話給在廣州工作的兒子,叫他再寄錢回來給父親看病。村里修路、架橋等公益事業,陳菊生一家人也是鼎力支持。
“保潔員這份工作雖然不起眼,卻不可或缺。因為陳菊生的義務善舉,讓祥和村干凈整潔、美麗如畫。”在采訪過程中,祥和村的村民們告訴記者,“陳菊生的身影是我們村最美的風景。”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