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區人民檢察院:民有所呼,檢有所應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思遠 通訊員胡婕妮 譚陽
保障校園周邊環境,是守護學生健康安全的重要一環。
前不久,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在實地調查中發現,轄區部分學校周邊存在大量流動攤販,他們大部分沒有食品攤販登記證和有效健康證明,也沒有防塵、防蠅和廢棄物收集設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該院遂向職能部門發送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對校園周邊食品攤販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規范經營行為。
收到檢察建議后,各部門迅速響應,組織派出所民警參與現場秩序維護,食藥監站核發食品攤販登記證,城管中隊開展定期巡查;幫助有困難的商販進行健康體檢,辦理攤販登記,引導商販合法合規經營。為期兩個月的集中治理活動共整治流動經營攤販80余起、店外經營20余起,流動攤販違規經營現象明顯減少,校園周邊環境日趨整潔。
近年來,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聚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堅持以問題梳理解決為導向,以規范制度建設為引領,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檢察監督舉措,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護和成長環境。
同時,該院堅守公共利益守護者的職責,不斷探索、積極作為,扎實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去年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66件,立案55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立案50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3份,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件。
“很多問題少年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家庭問題。家長如果不好好管教孩子,可能毀掉的是整個家庭......”5月6日,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就辦案中發現的8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制發督促監護令,同時引入社會力量,邀請心理咨詢師開展教育分析和指導,引導未成年人的父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
當天,家庭教育指導解答了家長在日常教育、親子溝通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困惑,也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能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同時,該院積極開展“未檢+N”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捕、訴、監、防、教”一體化履職優勢,不斷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對罪錯未成年人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督促監護工作,用心用情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民有所呼,檢有所應;民有所需,檢有所為。近年來,雁峰區人民檢察院聚焦為民服務,履行檢察職責,連續五年獲評“雁峰區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有15人次獲評“平安建設先進個人”,2021年被評為衡陽市第一屆“平安單位”創建示范單位。
保障校園周邊環境,是守護學生健康安全的重要一環。
前不久,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在實地調查中發現,轄區部分學校周邊存在大量流動攤販,他們大部分沒有食品攤販登記證和有效健康證明,也沒有防塵、防蠅和廢棄物收集設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該院遂向職能部門發送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對校園周邊食品攤販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規范經營行為。
收到檢察建議后,各部門迅速響應,組織派出所民警參與現場秩序維護,食藥監站核發食品攤販登記證,城管中隊開展定期巡查;幫助有困難的商販進行健康體檢,辦理攤販登記,引導商販合法合規經營。為期兩個月的集中治理活動共整治流動經營攤販80余起、店外經營20余起,流動攤販違規經營現象明顯減少,校園周邊環境日趨整潔。
近年來,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聚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堅持以問題梳理解決為導向,以規范制度建設為引領,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檢察監督舉措,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護和成長環境。
同時,該院堅守公共利益守護者的職責,不斷探索、積極作為,扎實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去年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66件,立案55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立案50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3份,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件。
“很多問題少年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家庭問題。家長如果不好好管教孩子,可能毀掉的是整個家庭......”5月6日,雁峰區人民檢察院就辦案中發現的8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制發督促監護令,同時引入社會力量,邀請心理咨詢師開展教育分析和指導,引導未成年人的父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
當天,家庭教育指導解答了家長在日常教育、親子溝通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困惑,也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能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同時,該院積極開展“未檢+N”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捕、訴、監、防、教”一體化履職優勢,不斷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對罪錯未成年人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督促監護工作,用心用情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民有所呼,檢有所應;民有所需,檢有所為。近年來,雁峰區人民檢察院聚焦為民服務,履行檢察職責,連續五年獲評“雁峰區平安建設先進單位”,有15人次獲評“平安建設先進個人”,2021年被評為衡陽市第一屆“平安單位”創建示范單位。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