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統籌 高標治理 高質領跑——解讀耒陽教育高質量發展密碼

耒陽市委、市政府表彰優秀教師,尊師重教氛圍濃厚。

打響“防溺水人民戰爭”,建設教育安全標準化治理體系。

耒陽市二中教育集團五里牌中學揭牌,面貌煥然一新。

“北大考古女孩”鐘芳蓉的事跡再次登上央視。

講述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三全育人成果豐碩,全市“三獨”比賽活動精彩紛呈。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金燦
今秋開學前夕,耒陽城區8所學校同時揭牌。至此,通過新改擴建、回購租賃學校以及整體購買學位,該市年內新增學位5.8萬余個。
兩年前“北大考古女孩”——耒陽學子鐘芳蓉的勵志事跡火遍全網。今年,她再次走進中央電視臺,登上央視大型電視專題片《領航》,在央視一臺“故事里的中國”講述她追隨引路人樊錦詩的故事。
耒陽“規民”工作在全省任務最重、壓力最大,但是工作順利開展,其成功做法在全省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專項工作中期推進會上被作為典型推介。
耒陽教育經驗在全省推介的還有“黨建+”、防溺水、教育扶貧、化解大班額......
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近年來,耒陽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發展教育事業,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以標準化治理為抓手,高位統籌,高標推進,堅持“五育”并舉,著力補短板、強師資、守底線、提質量,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使教育邁向了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達96.8%。
黨建領航,打造高質量發展“紅引擎”
走進耒陽市水東江中學,綠樹成蔭,桂花飄香,該校黨員帶頭捐款5萬多元種下的600余棵桂花、銀杏等草木,將校園裝扮得非常靚麗,投資20余萬元建成的紅色文化長廊更是引人注目。短短兩年多時間,學校已由一所生源不足的薄弱校轉變為優質校。
近年來,在耒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耒陽教育突出思想引領,夯實黨建基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了黨建與教育工作融合發展,實現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讓黨建成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教育是最基礎的民生,承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要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好教育。”“要把每一堂課都當作思政課,每一個老師都是思政課老師。”“要把每一個學生都放在心上,堅持有教無類,樹牢幼人之幼的情懷,把每一個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孩......”這是衡陽市委副書記、耒陽市委書記賴馨正調研耒陽教育工作時的講話,既彰顯了他對耒陽教育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又飽含了他心中對全體師生的深情和期盼。
該市建立“黨建+育人”模式,圍繞育人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育人。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該市制定頒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大力推進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向民辦學校派駐教育局班子成員任“第一書記”的督導組,加強和完善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建強黨建工作陣地,打造黨建工作品牌,推動學校黨建工作高質量運行。耒陽在2021年全省中小學黨建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全省縣市區教育局僅此一家。如今,該市教育系統創建“三星級黨支部”170個、“四星級黨支部”32個,申報創建“五星級黨支部”12個......一支信念堅定、永葆初心、敢于擔當的黨員教師隊伍已成為耒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該市將黨建與師德建設對接,持續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從“師德建設年”到“師德提升年”再到“師德鞏固年”,一年一個主題,該市教育戰線上到處活躍著黨員教師無私奉獻、實干擔當的身影,他們的言行帶動了身邊普通教師,他們的故事感染了身邊普通教師。該市現有“國優”教師19名、省優56名、衡陽市優462名、衡陽市骨干146名。同時,該市高位推進學校德育工作,實行市領導定點聯校制度,聯點市領導深入學校講黨課、上思政課,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督導文明校園創建,指導教師教書育人,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該市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進清廉教育建設。聚焦“三重一大”、教師調配、干部任用、工程項目、師德師風、安全管理、辦學行為、重點工作等十個監督重點,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重大問題快報速處、線上回復線下處置相結合、分月度排名約談、信訪舉報“四個一律”、酒駕“四連帶”責任追究、安全底線問題一律責任倒查、正面宣傳與負面懲罰相結合等八大工作機制;引導教師嚴格遵守職業行為“十不準”,嚴格落實師德建設“負面清單”45條,風清氣正的局面逐漸形成,“清廉教育”形象漸漸根植在老百姓心中。
該市實施黨工團隊“四建聯動”,大力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該市出臺《耒陽市紅色基因傳承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若蘭小學、中豪小學、歐陽海學校等15所紅色教育示范校,充分發揮基地育人作用,傳承耒陽紅色基因,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印發本土紅色教育教材《耒陽紅色故事匯》4萬余冊,覆蓋293所中小學校、24萬余名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百名師生傳唱紅色歌曲、講述革命故事”“百名中學生學黨史,跟黨走征文”“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走進百校宣講”“百名好少年評選”“百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百名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評選表彰”等為內容的“六百”活動。一個個經典的紅色故事,厚植師生永遠跟黨走、誓志為祖國的忠誠之心,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走出精彩的人生。其中“百校百師講百年黨史故事”宣講活動掀起一浪浪“紅色”熱潮,41萬人次(師生)從黨史故事、感人事跡、身邊典型中汲取營養。
高位推進,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走進耒陽市宗海學校,宏偉的教學樓、敞亮的教室、智能化的教學設施、美麗的校園環境......這所以耒陽籍革命烈士鄧宗海同志命名的新建學校,處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今年秋季開學前夕,耒陽市城區8所學校同時揭牌,滿足了城區公辦義務教育學位需求。
為了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耒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學位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八組”,實施專題調度、專班推進,多次專題召開學位保障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明確市級領導為各項目校牽頭負責人,堅持一線調度、一線協調、一線督導、一線解決問題的“四線”工作法,統籌協調項目建設工作,學校建設創造了令人震驚的“耒陽速度”。
依據城區教育現狀,該市制定《耒陽市教育發展五年中長期規劃方案(2019--2023年)》,合理規劃城區教育布局。根據《耒陽市新建居民住宅區配套規劃建設中小學校幼兒園實施辦法(試行)》,全面落實房產開發小區配套建設教育設施政策,明確房產開發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增加教育投入,擴充公辦教育資源總量。近年來,新建、配建、改擴建學校39所,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1549個、超大班額726個全部清零,大班額率從2018年的42.7%下降至2022年春季的0.97%,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經驗被省政府通報表揚。
耒陽“規民”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市委、市政府迎難而上,穩步推進。采取“轉型發展、轉制辦學、有序退出”三種方式推進規范治理工作,年內2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轉設為非義務教育學校,回購租賃5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轉為公辦,停辦2所民辦學校小學部。“規民”工作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75項重點任務全部完成,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占比由26.7%下降至1.09%,圓滿完成省定目標任務,做法獲全省推介,周邊縣市來耒陽取經學習的絡繹不絕。
該市實施教育城鄉一體化項目建設,加大“兩類學校”建設力度,提質改造農村標準化學校14所,其中寄宿制10所,調整50人以下教學點155所,2021年建成耒陽市芙蓉學校,農村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
有了好學校,更要有好教師。近年來,該市師資隊伍建設力度空前。通過畢業分配一批、公開招聘一批、編外臨聘一批、直接考察一批、人才引進一批等方式,累計補充教師3762人。在民辦學校任教公辦教師按編制全部回流,返崗68人、61人主動申請出編。
該市全面實施8大關愛工程、28項關愛措施,每年在市委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受表彰教師享受最高禮遇,教師的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爆棚;全面落實“國培、省培、市培”計劃,開展基礎教育改革創新項目獎評選、名師大講堂培訓、全員抱團調研和結對幫扶等活動,并以“師徒結對”“青藍工程”等為載體,發揮名優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全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如今,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基本化解了義務教育階段“上學難、讀書貴”問題,當地老百姓對教育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五育”并舉,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實施雙減后,學習更輕松了,上課更有味了,學習效率更高了。”參加今年高考少年班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的耒陽二中高二學生周煒深有感觸地說。同樣受益于“雙減”政策的該市振興學校高三學生資佳麗,則以優異成績走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開啟新的人生征程。
該市著力構建“三全”育人“新模式”。近年來,該市教育系統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全方面,實施全過程育人,著力打造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基、美育為要、勞育為本的“五育”并舉育人新模式,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各學校除按規定開足體育課外,還開展了陽光大課間、田徑運動會、球類比賽等大型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構建科學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開足開齊開好音樂、美術課程,積極搭建開放的美育平臺,推動學校美育整體發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將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
“雙減”政策出臺后,該市秉著“減量不減質、優化顯成效”的理念,大力加強作業、手機、睡眠、讀物、體質“五項管理”,推動減負提質雙向發力。出臺《耒陽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任務清單》等文件,以作業設計大評比,創新作業形式,減少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壓減考試次數,減輕課業負擔;通過細化課后服務,推動課后服務特色化多樣化,激發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切實做到增效提質。
該市全力打造質量提升“主陣地”。按照該市教育局制定的《耒陽市中小學教學常規(試行)》要求,各學校從落實“十個一”常規入手,加強對教師的“備、上、改、輔、考”等環節進行跟蹤管理,以精細化管理促教學質量提升。同時,推行“捆綁發展”戰略,在城區推行集團化辦學,采取“1+X”的模式,推動“三互四共五同”一體化發展,即總校和成員校管理互通、師資互派、學生互動;黨建共抓、資源共享、文化共建、質量共評;同教材、同教輔、同教研、同作業、同考試,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今年把童星等6所“規民”學校納入集團化管理,實施集團擴容增量。在農村推行結對幫扶,幫扶學校在制度保障、人員配備、活動開展等方面加強指導與管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最大效益,定期開展現場交流、送教送課、抱團調研、校本教研等活動,以學促教、以研促教,形成優質、豐富的課程體系,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特色發展夯實基礎,全面提升農村學校吸引力。
通過打出一連串提質“組合拳”,該市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在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高考“賽場”,該市本科上線人數以每年500人左右的幅度遞增,穩居衡陽市“第一大戶”。近幾年,年年都有學生考入北大、清華深造,連續5年都為國家培養了空軍飛行員。體藝教育成績喜人。年年都有不少學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高校,一大批學生在各級體藝比賽中獲獎。耒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賀嘉俊以優異成績勇奪全國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特奧會200米金牌。
標準治理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我們將以塑造五個樣子為抓手,以營造五清風氣為目標,建立健全安全底線、教育教學、作風保障三大標準化體系,以教育之力助推清廉耒陽建設......”8月22日,在耒陽市中小學秋季開學工作會議上,該市教育局主要負責人的話語鏗鏘有力,標志著標準化治理已成為該市教育系統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耒陽市各中小學校長的辦公桌上,都有一本厚達500多頁的《耒陽市教育系統標準化治理及清廉建設規范管理文件匯編》,這已成為耒陽教育推進標準化建設的“標尺”,形成了“教育治理有標可量、教育工作有標可循、底線工作有標可依”的新格局。
該市教育系統全面打造“五個樣子”工程: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務實型、廉潔型的模范機關樣子;清新學風、清凈校風、清正教風的清廉校園樣子;勤奮好學、忠誠擔當、遵紀守法、服務群眾的模范干部樣子;政治思想好、個人形象好、履行職責好、師生關系好、健康生活好的五好教師樣子;剛毅儒雅、陽光大氣、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好學生樣子。最終形成政風清明、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風清新、家風清雅的“五清”教育生態。
“五個樣子”工程和“五清”教育生態令人耳目一新。
該市教育系統打造“五個樣子”工程、實現“五清”教育生態,是從建立健全安全底線、教育教學、作風保障三大標準化體系入手。
教育安全底線體系是基。該市教育系統全面聚焦“十大防范”(防學生溺水、防新冠疫情、防心理障礙、防學生性侵、防校園欺凌、防負面輿情和信訪舉報、防酒駕吸毒、防校車安全、防基建安全、防食品安全),實行校園全封閉、監管全覆蓋、學生全篩查、家訪全動員、宣傳全時段、教育全方位、手機全禁入、督查全過程、追責全鏈條的“九全”安全管控措施,全力打贏“五大戰役”(校園安全陣地戰、負面輿情殲滅戰、管黨治黨持久戰、疫情防控阻擊戰、“規民”工作攻堅戰),落實安全底線清單82條,實行教育安全標準化治理。
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是本。該市教育系統繼續推行城區集團辦學、農村結對幫扶、教師抱團調研的捆綁發展模式,進一步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加速教育高質量發展。嚴格落實教育教學“十個一”:一個封閉的管理環境;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套系統的校園文化;一套對教師、學生、班級考核的專欄;每月一次考核過程記載;每期一個教學質量提升規劃;每期一次學生音、體、美、勞的展示活動;每期一次師徒結對教學比武活動;每期一個課題研究;每期一個教學質量評價兌現。堅持督導檢查經?;?、評價反饋及時化、跟蹤指導制度化,真正做到精耕細作、精雕細刻、精打細算,以標準化治理促教育質量提升,以規范化管理促辦學水平提升。
教育作風保障體系是根。該市教育系統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等八大工作機制,聚焦教師調配等十個監督重點,引導教師嚴格遵守職業行為“十不準”:不準使用不文明語言;不準在學校公共場合吸煙、在工作期間飲酒;不準濃妝艷抹、奇裝異服進入學校和課堂;不準曠工、曠課、遲到、早退、擅自調課及無準備、無教案上課;不準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不準在教室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不準由學生家長、學生干部代批代改作業和代寫學生操行評語;不準以分數和名次對學生進行排隊,更不能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不準漠視學生中出現的學習、生活、心理、情感等問題;不準組織學生參加商業性慶典和迎來送往活動,嚴格落實師德建設9個方面及教師“負面清單”45條,全面打造“五個樣子”工程,真正做到學生有個學生樣子、教師有個教師樣子、干部有個干部樣子、學校有個學校樣子、機關有個機關樣子,促使耒陽教育昂首邁向“五清”教育新生態。
從“學位緊缺”轉向“優質均衡”,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從“體量優勢”轉向“質量優勢”......短短幾年,耒陽教育正在實現“華麗轉身”,各項工作都邁上了新的臺階。如今,耒陽教育正乘著黨的二十大的強勁東風,向高質量發展昂首前行!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