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雷鋒 衡陽好人丨聶愛華 在鄉村振興一線綻放芳華
衡陽日報8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唐翔) “她身材瘦小,卻貯藏著巨大能量。”近日,記者前往石鼓區黃沙灣街道辦事處靈官廟村采訪,村民們這樣評價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聶愛華。
聶愛華是一名醫療工作者。來靈官廟村之后,她充分利用自己學醫的優勢,定期為何代春、陳祖愛、祝和央等因病致貧的村民講解健康知識、檢查身體,并囑咐一些血糖高、血壓高的村民們按時吃藥、注意飲食。
有一天晚上,她接到村民武定英的電話。對方稱自己頭暈、非常難受。憑借對武定英身體狀況的了解,聶愛華清楚意識到是高血壓的問題,便立即帶著血壓計和藥品趕到武定英家中,這才緩解了他的癥狀。此后,聶愛華便把這件事牢牢放在心上,定期給武定英檢查身體、開展慰問,為他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在很多個夜晚,聶愛華的辦公室里都閃耀著不眠的燈光,“白加黑”“5+2”是她工作常態。聶愛華扎根基層,奮斗在一線,時常夜里獨自一人反復上戶了解村民情況,做好數據入庫等工作。為了激發村民們干事創業的激情,聶愛華定期組織開展各種道德講堂和技能培訓活動,幫助村民們獲得更多的種植、養殖技術,發展相關產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聶愛華充分利用靈官廟村“鄉村旅游熱點”的優勢,為村民祝家滿、武定英在“網紅橋”旁開設農家樂、設攤增收,幫助他們積極參加鄉村旅游項目。“這既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也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給他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提起聶愛華,村民們都贊不絕口。村民蔡秋云告訴記者:“家里種的蔬菜瓜果吃不完,都是愛華幫我們賣出去的,有時候她還組織同事們一起購買,這幫了我們很大的忙。”蔡秋云和丈夫都有身體上的殘疾,沒有收入來源,多虧聶愛華常常前來看望。在聶愛華的幫助下,蔡家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工作剛有起色時,聶愛華的丈夫卻患上了癌癥。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幾乎將她擊倒,聶愛華也開始了靈官廟村、醫院、家三點一線的生活。身邊有人勸她放棄鄉村振興的工作,安心回家照顧丈夫。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作為一名鄉村振興戰士,她始終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割舍不下鄉村振興的使命。
兩難之際,聶愛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每天安排好丈夫的治療工作,繼續一心一意奔跑在鄉村振興工作一線。她告訴記者:“雖然鄉村振興的道路還很長,但自己會一直在這條路上堅持。”
聶愛華是一名醫療工作者。來靈官廟村之后,她充分利用自己學醫的優勢,定期為何代春、陳祖愛、祝和央等因病致貧的村民講解健康知識、檢查身體,并囑咐一些血糖高、血壓高的村民們按時吃藥、注意飲食。
有一天晚上,她接到村民武定英的電話。對方稱自己頭暈、非常難受。憑借對武定英身體狀況的了解,聶愛華清楚意識到是高血壓的問題,便立即帶著血壓計和藥品趕到武定英家中,這才緩解了他的癥狀。此后,聶愛華便把這件事牢牢放在心上,定期給武定英檢查身體、開展慰問,為他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在很多個夜晚,聶愛華的辦公室里都閃耀著不眠的燈光,“白加黑”“5+2”是她工作常態。聶愛華扎根基層,奮斗在一線,時常夜里獨自一人反復上戶了解村民情況,做好數據入庫等工作。為了激發村民們干事創業的激情,聶愛華定期組織開展各種道德講堂和技能培訓活動,幫助村民們獲得更多的種植、養殖技術,發展相關產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聶愛華充分利用靈官廟村“鄉村旅游熱點”的優勢,為村民祝家滿、武定英在“網紅橋”旁開設農家樂、設攤增收,幫助他們積極參加鄉村旅游項目。“這既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也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給他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提起聶愛華,村民們都贊不絕口。村民蔡秋云告訴記者:“家里種的蔬菜瓜果吃不完,都是愛華幫我們賣出去的,有時候她還組織同事們一起購買,這幫了我們很大的忙。”蔡秋云和丈夫都有身體上的殘疾,沒有收入來源,多虧聶愛華常常前來看望。在聶愛華的幫助下,蔡家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工作剛有起色時,聶愛華的丈夫卻患上了癌癥。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幾乎將她擊倒,聶愛華也開始了靈官廟村、醫院、家三點一線的生活。身邊有人勸她放棄鄉村振興的工作,安心回家照顧丈夫。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作為一名鄉村振興戰士,她始終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割舍不下鄉村振興的使命。
兩難之際,聶愛華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每天安排好丈夫的治療工作,繼續一心一意奔跑在鄉村振興工作一線。她告訴記者:“雖然鄉村振興的道路還很長,但自己會一直在這條路上堅持。”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