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綜述

消息傳來,衡陽市民歡欣鼓舞,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慶祝我市用三年的時間,跨越重重“關山”,成功邁進國家衛生城市行列。
走在雁城街頭,這座城市的變化隨處可見:主次干道衛生清潔,綠化整齊美觀,交通秩序暢通,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干凈整潔,老舊小區宜居舒適,食品消費安全放心,學校環境優美。一位市民說:“創衛不僅改善了民生、惠及了百姓,更贏得了民心。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
榮譽來之不易,高位推動是關鍵
對于大多數城市來說,成為國家衛生城市是一個夢想。而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跨越重重“關山”。
衡陽也不例外。
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作為實施健康衡陽戰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彰顯城市魅力、豐富城市內涵的重要舉措,作為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產業強市和最美地級市的主要抓手,緊扣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按照“整體推進抓整治、突出重點解難題、補齊短板高水平、全面提升高質量、長效機制抓常態”的要求和“領導掛帥、條塊結合、部門聯點、屬地管理”的創衛工作原則,全力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各項工作。
“不創則已,創則必成。”
2019年1月26日,我市成立了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任第一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任組長,市委副書記任第一副組長,相關市領導為副組長,市衛健委、市城管綜合執法局等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衛領導小組。同時,抽調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組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日常的統籌、調度、指揮和協調工作。制定了創建工作方案、宣傳工作方案和獎懲工作方案,建立了考核評比、責任追究辦法,明確了時間進度、職責任務和工作措施。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聞訊而動,成立了相應的組織辦事機構,明確了專兼職人員負責創建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創衛工作格局。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工作推進會、專題調度會等會議30余次,市級領導每月帶隊深入街道社區、單位門店、農貿市場以及城中村等地,開展暗訪督查,協調調度創衛工作,現場交辦問題。市人大、市政協全力支持,組織機關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創衛工作,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各級各單位各部門也將創衛工作當作服務民生的頭等大事,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具體責任人嚴格對照創衛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層層壓責任、個個有任務。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全力推動創衛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順利開展。
堅持從嚴對標,全民參與是保障
眾所周知,跨進國家衛生城市的門檻很高。
創衛伊始,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發出了《共創國家衛生城市,共建幸福健康衡陽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打好創衛攻堅戰, 黨員爭當急先鋒倡議書》,在全市各媒介刊播了《大美看衡陽,創衛我先行》公益宣傳片,引發了市民的強烈共鳴和廣泛回應。同時,在市級媒體開設了創衛專欄、專題、專版和“衡陽創衛”微信公眾號,在市廣播電視臺、報紙刊發創衛新聞2312條,開辦創衛專欄120期,其中“一把手談創衛”54期。
與此同時,我市制作各類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9000余條、宣傳折頁17.5萬份,并聯合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對所有衡陽用戶編發了創衛短信提示,開通移動手機視頻彩鈴8254戶。開展創衛“門前三包”隨手拍、“最美創衛人”“衡陽創衛十佳主題案例評比”“創衛知識競賽”“愛國衛生活動月”等大型宣傳活動5個,其中“衡陽創衛十佳主題案例評比”活動得到107萬人次市民的投票支持,“創衛知識競賽”吸引了15萬余人次參與。
在衡陽城區,市民經??梢钥吹?,電子屏、黑板報、宣傳欄等各種載體,每天都在宣傳創衛知識。在建筑工地圍擋上、主要道路路口、醫院、學校、市場門店、單位小區等地,創衛宣傳公益廣告、宣傳畫隨處可見。各級各單位還組織舉辦了“衡陽創衛群眾文藝展演活動”“全市職工工間操比賽”等活動,營造了宣傳、討論、監督、推動創衛工作的濃厚氛圍,形成了創衛工作人人知曉、個個參與的良好局面。“衡陽群眾”志愿者近100萬人,已成為我市創衛工作的生力軍,街頭的“紅馬甲”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為了達到國家衛生城市的標準,我市先后邀請8位國家級愛衛專家來衡輔導,組織市級創衛專題培訓30余次,其中全國愛衛專家何愛華同志2次來衡現場調研,并為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了創衛專題輔導。省愛衛辦領導和專家,也多次來衡調研、指導。市級專家分別到各單位開展專業指導、培訓講座,進行標準解讀,傳授方式方法。編印了《創衛工作指導手冊》《衡陽創衛工作要點及圖例匯編》《創衛迎檢標準清單》《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暗訪標準及重點》等工具書,將創衛指標體系做成漫畫、圖解、三字經、順口溜,便于快速理解、掌握和執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過專家指導、專業培訓,我市創衛骨干力量不斷壯大,專業水平明顯提高。集中力量開展了農貿市場、“六小”行業、老舊小區等25個專項整治攻堅戰,嚴格對照國家創衛標準抓細節,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提升。市區兩級組織創衛督查1156次,印發交辦函275期,發布通報68期,交辦問題32100個。通過“四不兩直”“回頭看”、電視問政等手段,力促問題及時整改到位。運用績效考核、負面清單、調度令、點評、通報、約談等方式,層層壓實創衛責任。對街道、鄉鎮定期組織專家進行考評,每次成績都向全市公布。
堅持責任到人,提質城鄉環境
市創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創衛以來,我市按照“領導掛帥、條塊結合、部門聯點、屬地管理”的原則,實行書記、市長負總責,其他市級領導具體負責包街道,嚴格落實“包路段、包社區、包單位”網格化管理責任,常態化開展“市直單位包路段”“交通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等活動。全體市級領導結對“包街道”33個,四個城區、南岳區和三個園區的班子成員分別“聯社區”141個,各級干部下沉一線“蹲網格”3006個,把創衛責任層層落實到人。
在2020年抗疫期間,創衛網格化管理機制即時轉為抗疫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城區建立了“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防控體系,黨員領導干部沖在第一線,形成了“黨政主防、部門聯防、社會共防、民眾自防”的聯防聯控工作格局。全市4萬余名黨員干部放棄春節休假返崗工作,10萬余名基層黨員、75萬名“衡陽群眾”堅守防控一線,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市、區兩級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形成了“典型引領、全面推動”的創建工作格局。大力開展衛生單位創建,引導各單位和市民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路長制、街巷長制、樓棟長制。定期開展周五全民大掃除日活動,實行“搬家式”“搓澡式”愛國衛生大掃除,群眾對創衛的支持度、參與度空前提升。
據統計顯示,近幾年來,我市開展以“三清”(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三基”(農村基本不見垃圾、基本消除馬路市場、農戶基本完成“五改”)“二統”(農村垃圾統一分類處置、中心鎮污水統一集中處理)“一化”(大力推進綠化)為目標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共投入資金近7億元,每年市級財政設立3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尤其是近三年來,全市新增垃圾桶45.64萬個,新建垃圾收集池2.9萬個、小型焚燒池3.6萬多個,垃圾中轉站9個、垃圾填埋場156個;新購手推式垃圾斗車2055輛,垃圾清運車483輛,灑水車30輛。全市現有保潔隊伍400余支,保潔人員15000余人,創建省級“美麗鄉村”72個。
2018年以來,我市堅持“整村推進、分類示范、自愿申報、先建后驗、以獎代補”的原則,編制出臺了《衡陽市農村改廁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四統一”(統一改造標準、統一規劃放樣、統一施工隊伍、統一驗收獎補)的要求,全面改造農村廁所,到2019年底,全市累計新建或改造衛生廁所1103070戶,普及率達71.98%。
堅持標本兼治,構建長效機制
調查顯示,衡陽城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8.6%,達到國家總體要求。這與我市愛衛管理機制、健康教育網絡健全、健康宣傳引導力度大分不開。傳播健康科普知識,營造健康社會氛圍,持續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創建無煙單位,成為衡陽市民的一種時尚。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非一朝一夕之功,創衛必須創新城市管理,標本兼治,構建長效機制。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暨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平臺共用、數據共享、信息互通,以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規范化、高效化,促進城市管理由“被動應付”向“主動服務”轉變。
標本兼治要怎么治? 首要的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造城區背街小巷。全市約安排2億元改造農貿市場47個。編制出臺《衡陽市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技術規范》,已建或在建智慧型市場10家。添置垃圾密閉運輸車輛120臺。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6.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48平方米。四年來,共清理垃圾367697立方米,清理管線5895千米,建小游園(含休閑文化廣場)329處,建綠地286283平方米,統一更換門頭招牌38678米, 新增停車位3994個。
市創衛辦相關負責人稱,衡陽創衛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加強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管理規范重點場所衛生和飲用水安全。因此,近三年來,我市開展打擊食品違法犯罪“利劍”行動、校園護苗、食品藥品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專項行動50余項,先后取締黑窩點、黑作坊128個,凈化食品市場環境。全面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開展“明廚亮灶”等工程。嚴查私宰生豬,打擊取締私宰生豬窩點42個。建立多部門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傳染病監測和風險評估。街道(鄉鎮)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5%以上。市城區目前共建設健康社區、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廳)、健康主題公園、健康小屋、健康學校等健康支持性環境72個。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與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病媒生物防控機制的形成也分不開。據悉,我市每年都要舉辦多期病媒生物防制業務培訓班,通過專題講座、現場培訓、街頭宣傳等形式,宣傳病媒生物防制知識,提升全民防治意識。市區新增毒餌站37454個,在下水道口安裝防蚊閘13323個,重點行業和單位防蠅防鼠設施合格率達95.1%以上。定期組織對重點行業和場所、河流、溝渠、景觀水體、污水井等蚊蟲孳生地,以及垃圾房、垃圾中轉站、垃圾處置場、公共廁所等蠅類孳生地開展調查,進行專項治理,孳生地治理率達92.8%以上。
>>我要舉報